12/12/2009
筆者任教高考文學科,每年班中總有幾位來自外校的學生。遇到一些我認為很簡單很基礎的語文知識,例如某些名篇的一些流傳句子,或某些作家的一些生活觀點,我總會問:這些都是中學語文科慣常選讀的課文,為何大家很像從未接觸過的?學生總是用無奈的眼神回應:沒有讀過。最初懷疑只是「個別事件」,多問兩句,原來情況普遍,老實的學生坦率回應:中文課堂,老師大部份時間花在試題形式的操練上,範文根本不會重視,甚或不會選教。學生還用肯定的語氣(對我)「曉以大義」,說這樣才可保證會考得到好成績。
我沒有做些大規模的調查,少數學生有近似的回應,就算是抽樣調查過了吧。憑常識推斷,學校重視會考成績,這種語文教學的情況也應距離事實不遠了——但這總不是語文科教學的原意吧!
自從中文課程改用新形式考核,著重學生講、讀、寫、聽的全面發展,因此採用了近似英文科(一科外語)的考核方式,有寫作、閱讀、朗讀討論,還有一科綜合能力運用。按照常理,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都建基於語文基礎訓練。基礎訓練不外乎二端:學習優秀的典範文章、閱讀各類名著。課程安排的原意應是兩者都沒有偏廢吧,所以中文課程發展委員會推薦數百篇範文,供老師選用。校本評核也有設閱讀報告,鼓勵學生閱讀名著。可是這美好的原意,卻往往給現實糟蹋了。
現在的中學教育已進入了戰國時代,學校爭逐好成績,第一度欄障是中學會考。中學會考成績是可靠催谷得來的。其他科不說,中文科既然考講讀寫聽,就從這幾方面入手就可以了。綜合能力運用其實不過是寫一篇實用文,首要之義便是記熟不同類別的實用文格式,然後把即場資料套入。理論上閱讀理解要累積語文素養,但素養是很抽象的東西,而且遠水救不得近火,始終不及模擬試題的操練來得實用。就這樣,語文的教學生態改變了,學生跨得過會考的欄障,到了高考,能力足以應付嗎?跨得過高考的欄障,進了大學,以至出了大學,語文能力(也不說語文修養了)能應付實際需要嗎?從這角度看,學生一方面飾演(考試)得益者(假設操練能濟事)角色,另一方面飾演(人生)受損者(進不入語文世界的堂奧)角色。
課程的製訂者的工作除了「製訂」以外,似乎還應監察它是否適當地運作吧!記得有課程發展署高官曾說語文課程並不偏廢範文,這個承諾(?)應是思考問題的切入點。假設學校不教(教,當然是指認真的、深入的教)範文,算不算違反課程製訂的原意?當然課程製訂的高官不是前線工作者,閒時進不了課室,要知實際情況,不妨委託教育學者進行些追蹤調查,就正如過去學者曾追蹤母語教學學生,了解他們的英文水平是否差過英中生一樣。為免擾人教與學,追蹤的問題可以很簡單的,就比如了解中文課中究竟把課時的百分之幾放在範文教學、百分之幾放在考試形式的操練上去。教育分析倚重數據,信得過教師(若不記名)會如實申報。說得上追蹤,當然得持續做幾年,看看語文操練之風是否愈演愈烈,或許更有助判定語文教學的真象。
一代人的語文水平畢竟是重要的。教育工作者心所謂危,課程的設計者未必同其調,就讓調查數據來說說話吧。這樣子的追蹤,若能透視出近年常被詬病的語文水平低落的點滴真相,或許更有其意義。這大概總好過追蹤五年,才知道原來中中生的英語水平不及英中生、原本成績較佳的英中生,入大學的比率高於中中生,得出來的只是些無無謂謂、故作聳人聽聞但卻耗用不少資源的「學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