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2010
一個報章全版的升學教育廣告,大字標題寫著:「成績非首要——英國大學收生重視學生熱誠和潛質」。
我不是跟著去為這個教育展賣廣告,也並不覺得這樣的說法沒有丁點兒的誇大成份,但說法所要表達的精神內容我還是相信的。
教育展所想說明的:「英國教育制度完善,提供多元化課程,無論中五、中六或中七畢業生都能夠選擇合適的升學途徑」,這對香港學生來說,簡直就是一個烏托邦了。
外國教育有多年歷史,培訓人才無數,除了適當地投入資源外,基本是體現了教育就是「育人」的基本原則。
對西方先進國家教育制度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其學習生涯不像香港的直路一條,不設轉彎餘地,也沒有不同階段的學習切入點。美國的社區學院、澳洲的TAFE、英國的職業導向課程、大學基礎班或文憑課程,其實都是讓中學成績稍遜,但有志升學的人提供一個重入主流教育制度的分流選擇。
香港近年東施效顰,設立副學士課程,但長期來說都成教育笑柄,根源不在於課程規劃,而在於政府不肯投資教育。今年高考放榜,公營大學學額每年只有14,500人,當局聲稱相當於適齡大專生的18%,實際只有11,000名參加大學聯招會被取錄。本港升大學入學率遠低於台灣的100%及南韓的90%,甚至低於內地一些沿海省份。每年一個公營大學學位,平均成本需二十萬元,政府不想增加開支,大學學位數目唯有沿地踏步,教育發展和先進地區愈差愈遠。
高考生爭大學學位已「爭崩頭」,還有多少可留給副學士?所以副學士收了一大籮,讀完以後發覺升學有一個大樽頸。在外國,副學位只要GPA達標,理論上都可以升讀大學銜接學位。香港副學士學生即使GPA達標,還要左測右考,考完中文又要考英文,一切由頭再計。香港學生沒有得到一個號稱經濟蓬勃的地區居民所享有的教育權益,反過來卻受盡歧視嘲諷,嘲諷者居然包括大學校長、教育工會領頭人。
香港歧視主流教育精英以外的學子有深厚傳統。大學入學試最好能一次過關,重考重報是要扣分的。堂堂一所知名學府,要設計甚麼拔尖計劃去搶中學優質學生,所搶者無非是心智較早熟,學習能力在某一階段比較出眾的人而已。
看過一篇文章,寫的內容是「教育不公平由幼稚園開始」,只要有份參加香港教育的競逐遊戲,對這樣的論斷大體不會不認同。
香港近年有教育產業化的提倡,所盯緊的是很大數目的教育外匯。這也沒可謂吧,用牟利的方法去擴充教育,總好過一切原地踏步,但思想意識總要跟上時代步伐。或者再現實點看,每年外國在香港舉辦的教育展,總是人山人海;每年出外升學的人數眾多,教育外匯總是流出而不流入,理由何在?
在香港教育制度習慣千方百計「篩」走失敗者的同時,「失敗者」總能在異地找到升學途徑,找到自己的位置,有的更創出優越的成就。
教育是旨在「育人」,還是「篩人」,這當中有很大的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