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2010
教育局中國語文總課程發展主任把新高中中文科的構想說得很偉大。不妨摘錄些鴻言:「課程的必修部分已經包含了全面而均衡的中國語文教育,在新高中課程設立選修部分,可以發掘同學的潛能,集中發展興趣和多元化的語文能力」、「綜合提高同學的語言運用和思維等能力,並培養他們認真、客觀、持平、公正和實事求是的處事態度」、「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同時感受優美的文學作品,發展思維創意,得到審美、品德情意的培養和文化的熏陶,以美化人格,促進全人發展」。
這些構想,能否在教學實踐中得到理想回應,很教人質疑。
新高中課程把教學素材分作若干單元教學,一個單元有教學重心,然後組織適合的材料施教。為方便說明,不妨舉些實例。中四(新高中第一年)第一個單元(以某出版社課本為例)教學重心是記敘手法,講讀文章(即精教的)選林文月的《給母親梳頭髮》,導讀文章選《左傳.曹劌論戰》,閱讀理解(大概是自習吧)選小思的《一段護書往事——記陳君葆先生》(節錄)。編排原意應該是:透過這幾篇文章作詳略不同的講解,使學生認識記敘手法如順序、倒敘、插敘的運用,記敘方式的詳略不同等。在這些學習過程中,教學材料(亦即是範文)成了一種「筌」(學習工具),是要為得「魚」(記敘手法)而存在的。學習的重心再明確,其實是倚仗這種工具去達到目標而已。學生縱使懂得記敘手法的多種運用方式,但對範文的內容其實是很生疏的。這種沒有甚麼積累過程的學習,即使對文章表達的技法再嫻熟,到了真正寫作,表達起來也會有空疏支絀之感。
過去語文教學倚重範文的學習過程,其實何嘗沒有深入探究寫作技法?所不同的是,範文是要考核內容的,學生必須深究,深究的過程創造了語文素養的累積過程,也沒有排拒記敘手法的認知。學習林文月,又何止了解其倒敘、插敘的記敘手法,當中也有作者對母親的愛,如何因母親頭髮日漸疏落而緬懷母親對子女的關懷。學習《曹劌論戰》,又何止了解其詳略不同的記敘手法,當中一位愛國者對國家前途的關懷,與及戰略上部署得宜何嘗不值得探討?
作為母語,中文課是一種情意教育,觀摩佳作既多,內心蘊積便厚,語文根基穩固,寫出來自易與觀者共鳴,寫作技巧只其餘事矣。現今中文課學習只重「能力導向」,不論必修選修,「吹水」的說法是「全面而均衡」、「發掘潛能」、「結合日常生活,培養綜合能力」、「品德情意培養、文化熏陶,美化人格」,老師縱使說得天花龍鳳,到了學生層次,學習實際是漫無準的,上課精神渙散,反正考試不考,對課文自然束書不觀,對待白話文已如是,文言文更遠而避之。「能力」云云,既無所本,更談不上「轉移」。有老師慨嘆學生在某次測考可以拿取高分,某次可能一敗塗地,學生無所適從,對本國語文更易產生疏離感。近年中文水準江河日下,其來有自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