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009
一種看法,有些偏激,也可能有些以偏蓋全,是觀察社會對教學語言政策的反應而產生的。最近微調方案提交行政會議雖獲通過,但教師的最大代表「教協」建議押後三年實行,中中聯會更集體辭職以示抗議,似乎靜水又再起微瀾。
常覺得,教育當局推出微調教學語言方案,不從「教育」觀點出發,只從「行政」觀點出發,換句話說是政治凌駕了教育。回顧教育部門推行母語教學政策,由有心(強力指引)而遲疑(上落車方案),而退卻(微調方案),其間顯然受社會風尚的影響。社會有英語教學的強烈訴求,教育局為平息紛爭,原先堅持母語教學的取態逐漸變得含糊。現在拋出去除標籤、模糊英中、中中的方案,學校可據自身情況作取捨,球在學校的場區,當然實施的難題便由「用者」自行解決了。以後做政策的可全身而退,監察云云,只能是斷藕的連絲,徒添妝點而已。
回到學校層面,辦學的真的很崇尚英語教學、關注學童英語能力提升,而學生也全能接受英語教學嗎?我也存疑。說白了,英語教學就是吸引優質學生的磁石,用句很實在的說法是「不能有失」。此所以,英文中學有學科摻雜母語施教,被指為「掛羊頭賣狗肉」,通識教育也以不能利便學生思考為由要求轉用母語。當然也有調轉槍頭,原先母語施教更為便捷和有效的宗教科、體育科要轉回英語了。種種作為,只為方便行軍佈陣,或真的(摻雜母語以)照顧學習效益。一些「排龍尾」的英中最怕什麼?最怕上落車方案。英中被迫「落車」,那還了得?所以微調方案一出,大家招牌得保,額首稱慶,算是逃過一劫,此或許是英文中學最支持微調方案的一個原因。
家長意向由受重視而被抬舉,又是香港杏壇一個怪現象。家長關心子女教育,希望子女進入英中,這是正常現象。但家長卻未必知道教育的底蘊,意見參考無妨,指揮卻可不必。教育看來看去,還應保有某程度的專業吧,而且「專業」的含金量未必低於行醫或訴訟。不明白為何有人搬出「用家」一詞,以為家長「正名」。家長而為教育指指點點,好比看醫生而指令醫生處方,出庭辯護而取代律師發言。教育可以越俎代庖,可證教師地位不能高於其餘「二師」。尋常人見識,也就算了,教育當局卻也認真其事,倚仗「家校會」(的贊同)以助聲威,淡漠教師意見,那倒有些本末錯置。
至於中文中學,給新政策弄得「一頭煙」。能開彈性班的自然磨拳擦掌,不能開彈性班的也要為那25%英文增潤方式大費周章。最費心思量的不是擔心轉用英語會否窒礙初中生學習個別科目的成效,而是將來可能出現的中英夾雜的行政亂套,與及如何迫逼(或勸導)老師考獲轉用英語施教的英文達標方式。當然更「不能有失」的是如何把美好的籌劃清晰地向家長推銷,以博「用家」青睞。
再說一遍,以上這些看法,可能「有些偏激,也可能有些以偏蓋全」。但出奇的是,拿這些「有些偏激,也可能有些以偏蓋全」的看法和教育界的朋友或前線老師交流,居然認同者多,至少鮮有全盤否定者,和管行政的或家長意向有一定的落差。最近,有份倡議上落車方案的田北辰登報呼籲當局押後施行微調方案。方案是否真如田氏所言「得不償失,禍患無窮」,不妨放長雙眼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