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斷症」

10/7/2007

特區管治經過十年,總結性的回顧是少不了。早前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張文光接受報章訪問,「為教改失敗斷症」。報道中張議員坦言,九七至今是「希望最大,失望最大」的十年。作為香港最大教師工會的會長,有理由相信他的看法最能掌握教育從業者的民意。民意是另類的「人心」的折射,人心不同,有人樂意安於現狀,有人渴望接受挑戰。政權回歸,教育政策不能紋風不動。民意的反響,對判斷教育人心是否回歸不無啟示性作用。

「為教改失敗斷症」,這樣論斷式的報道,筆者是不很苟同的。誰能判斷「教改失敗」?張議員當然認為是失敗的:教師基準試傷害教師、拔尖補底、融合教育「揾笨」、取消學能測驗,換來全港性系統評估,學校被「抽秤」、殺校令學校「不務正業」、自評、外評、校評和教學無關、《校本條例》拉家長打辦學團體,太功利、發展副學士令學生畢業後「無嘢做」,又無書讀,黑洞一樣,……似乎真的是很「失敗」了。

教改「失敗」了嗎?

然而越過工會領袖替會員爭取權益這一特定思維去作思考,可能又會有另一番景象。應該指出的是,政策本質是一個問題,如何去理解、實踐政策又是另一個問題。香港殖民教育鋪演百多年,自然製造了不少既得利益者和墨守成規的人。有些政策用意為善,但設若損害到某些群體的利益,實踐者採取一種抗拒的態度,形成一種社會反彈力,很多時會調轉過來質疑政策的合理性。特區成立以來,較重要而牽涉層面較廣泛的教育政策,都能總結出相近似的模式。母語教學好嗎?相信沒有人會否定其優點,但特區政府過於急就章,推行過程出現波折,人們調轉頭就會質疑政策的適切性。新《校本條例》的引進好嗎?作為教育界的功能代表,在立法會是投票支持的,但遇到實踐者抗衡時,就會改變詮釋為「拉家長打辦學團體」。教師通過語文基準試好嗎?從求學者要求較高水平的師資來說當然是好的,政策局也製訂了主修豁免與進修取代機制,但不去考究學校為何會招攬這麼多非專科專教者,而一味指基準試質疑老師專業資格,也未算公允。

政策非全無建設性

不少政策在一片反對聲中,其實可略窺其建設性的一面。很多人批評外評「擾民」,但學校行政和教學的紕漏,就是要靠外評才能燭照出來。新近的外評報告指半數學校教師上課「照書讀」,少和學生溝通;英中授課,中英夾雜的情況時有出現。沒有外評,難道學校會自行檢舉申報嗎?全港性系統評估被譏評為學能測驗的翻版,但數據有助個別學校課程整合和發展方向探究,卻又不能全然否定。要學生「扮病」缺席,是學校的作弊行為,並不是對政策適當的質疑方式。

主權回歸,教育人心也要回歸的。回歸之道,就是要多看政策的優點,用業界的影響力去和行政當局協調適當的力度和步伐,而非一味以瑕掩瑜,從執行者自身利益出發而否定一切改良教育的契機。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