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2005
教統局為解決未來三年中學教師超額問題,計劃向立法會申請五億二元撥款,供有關教師申請,作為離職的補償。此計劃推出,教界一致好評,甚且認為是「肥雞餐」,能在現有情況下,帶來離職教師獲補償、新老師更多入職機會及教師隊伍年輕化的「三贏」局面。是否「三贏」,見仁見智,但在「肥雞」的背後,卻隱藏著刀光劍影。教統局的動機,希望不會是王力在《請客》篇中所說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慷慨,而是權謀」。
撥款「回報」可觀
五億二看似是一筆鉅額撥款,但很快會有極可觀「回報」。只要計算現在資深老師和新入職老師薪酬差距,很易看出不消多少年,裁減高薪老師而改聘新老師,政府開支將有極大的節約。舉例來說,一個五十歳、在職二十五年的學位教師,即使不升職,月薪也有四萬多元,但新入職者收入卻只一律是一萬七千。如果不考慮質素、只數教師人手的數目,便足以說明資深老師為何成為「眼中釘」了。
當然任何成熟的政府,不應輕易仇視曾對社會有過貢獻的成熟僱員,何況五十歳在任何角度看都非老僱員。為了達成裁撤目的,只有搬出些似是而非的理據:一是縮班殺校。你做得不好,在出生率不斷下降的現實下,只有請你下來了。二是扣上「跟不上教改步伐」的「罪名」。甚麼是「教改」?這幾年教育界的轉變或許有些眉目吧,但如何界定跟得上跟不上,恐怕沒有客觀標準。也不能說年青的就跟得上、年長的就跟不上。但只要把概念模糊起來,施政者便可以據其主觀意願實行有預設目的的施為了。
要迫老師提早退休
我們只要把超額老師數目和撥款總數做個對比,便知「項莊舞劍,志在沛公」。據估計,未來三年超額教師有840名,即使每名因殺校獲賠二十萬,總數還不及申請撥款數目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當然是預留給提早退休的了。計劃有一個精密的計算,年資淺的所得金額少,還要簽「賣身契」—不得再擔任全職或兼職教職,相信年輕人不會為少量金錢而賠上將來可能的就業前途。56至58的又會按歳數扣減賠償,剩下來當然是五十出頭的成為目標物了。教師不為利誘怎辦?當然可以的,只要捱得過三年150小時的進修要求、語文教師基準試過關、英中科目老師符合英語要求、三三學制帶來的科目重組挑戰、學校不被縮班封殺、由上而下的諸種合理不合理的行政指令……,那就可以了。這種金錢換職位的遊戲,在未來幾年相信是會持續了。誰是得勝者?考考角力雙方的技倆了。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的確是了。在這種換位遊戲中失敗的,怎得不認命?但現在處理的不是一個地產經紀、銀行出納,而是一向頗受尊崇的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工作者,那就不免使人洩氣。關心教育質素的人,總不能不會有一定程度的懷疑:一個人的學養、經驗恐怕不是一個錢字可以換得到的吧!但在現實底下,就只有讓「三贏」無可奈何的繼續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