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2還是2222?

8/11/2019

著名科學家、前港大校長徐立之在一個論壇中討論大學收生問題,他建議大學自行決定收生要求,不要拘囿於制度上的3322(即中、英、數和通識需要達到的公開試成績),用以鼓勵學生讀科學。

徐教授的論點明確,內容充份,有興趣可看一看演講內容。他沒有具體建議收生級數,但如果大學收生門檻,4個必修科要求降為2222,其餘學科由大學自行決定,是否較合徐教授原意?

徐教授指數學是科學之母:科學發現自然現象,數學不被人發現,而是一種工具。數學不是科學,但科學沒有數學萬萬不能,所以應增加數學在大學收生的認受性。如果贊成徐教授的意見,過去教育官僚把大學入學考試數學科的入學要求定為2級,顯然沒有切合這個科目的重要性了。但似乎未聽過大學理學院抱怨過DSE數學科要求只是2級定得過低。

事實上科目的重要性,並不一定和它入學的基本要求掛鈎。現在考生除了考4個必修科外,還要考2-3個選修科。大學收生在3322的基礎上,主要還是考慮選修科的成績,即是選修科考獲的級數,遠比必修科要求高。現在有些失敗的學生,如果選修學科成績高,但必修學科的成績及不上門檻,被淘汰便會很不值得,也不符合大學招攬學科人才的目的。

既然數學科沒有(因應徐教授的分析而)提高它的入學要求,哪中、英二科是否也該因應人才廣被採納的原則而稍為降低,而以基本及格的2級為考核起點?

一貫以來,香港學校採用雙語教學和考核,學生中英文要同時達到某一程度才可被稱為合格。很多人覺得為適應香港的社會需要,這一要求並不過份。而且完成中學課程,參加公開考試,入大學不是唯一目標。一大部份人進入社會,需要感謝中小學中英文雙語並重,讓他們在職場很容易切合基本工作要求。

但作為一個人才培養的基地,這制度無疑事先淘汰一定數目的專才。

最簡單的例子,一個2-3個選修科都考獲最高級數的考生,如果必修科有任何閃失,就會喪失大學入學的機會。而這「閃失」,不是不合格,而是不夠高分;有時還因大學學位的供求關係,即使中英文科都獲3級,仍然敵不過聯招的計分系統,沒有獲得學位,這無論如何會教人惋惜。

有教學經驗的人都知道,語文能力和學科能力未必是絕對配合的。一個擅長理科的學生,語文能力普遍較低。即使是語文科,天生也有較傾向中文或英文之別。香港大概是世界唯一的把中英兩種語文學習強度,提升到同一高度的地方(即完成中等教育便懂應用)。中英文實際上沒有第一語文和第二語文之別,總之一同要考到3級或以上,否則即使其他學科有多強,也會是考試的失敗者。在崇尚專業知識的時代,這種要求不是從表面看的高要求,而恰恰相反,這可能是淘汰專才的一種機制。

你若是看重人才的培育,有時會很不明白,中英文考獲4分和2分(或2分和4分),究竟和各考獲3分有何區別?但嚴苛的現實會告訴你,前者會被界定為入讀大學的失敗者。當然你也會很不明白,現在不考得總分23、24分,已不能望大學之門了。但中、英文各少1分(由3降為2),意味選修學科要增加2分,兩者之中,何者才是大學想收攬的人才?

把入學門檻定為2222,不是人才能力的降低,而是人才要求的提升。只不過取錄的決定不是由教育官僚透過制度表面決定,而由真正面對人才培育的大學學科決定。這是一個制度上的緩衝,讓最有資格決定學科能力的人和學府去釐定相關的準則,吸納最適合的人才。不要小看這點兒分數的調節,它能像徐教授的希冀般,讓學生把日常的關注多放在科學的研習上;這自然也會減低整個學習生涯的壓力,或不致讓一眾對中或英沒有信心的,過早逃離香港制度,令這城損失原不必損失的人物。

都說這個世代是充滿競爭的世代。科學人才因為很多僵化的制度而喪失他們應有的機會,執掌人才考核的機構需要負很大的責任。以徐教授在科學領域和大學行政的經驗和認知,他提出很多很切實而具體的意見,似乎再不應掉以輕心,否則香港的科技發展將要繼續落後一段很長的日子了。其他學科的損失不也是一樣嗎?

徐教授是很多年前香港的所謂中文中學的學生。一般社會認知,中文中學的英語學習及不上英文中學,但這似乎沒有阻礙徐教授最終成為傑出科學家。也令人感興趣的是,徐教授的演講是在中學校長會成立55周年的論壇發表的。執掌中學行政權、對學童學習甘苦理應最了解的一眾校長,在3322的收生制度已實行很多年之後,對徐教授的看法究竟是認同還是不認同?在希冀有利教育發展的前提下,是否也應熱切表達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