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侵害教育價值

4/3/2018

據政府統計處出版的《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主題性報告:青年》指,青年(15至24歲不論男女人口)工作人口的每月主要職業收入中位數為10,750元,是全港工作人口每月主要職業收入中位數(15,500元)的約7成。

據報告分析,青年月入中位數較全港工作人口低,可能與職業類別、教育程度、工作經驗及工作較少時數有關。但不管怎樣推測,青年收入低已是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否則無以說明報告的另一數字:94%的青年是與父母同住,只有1.4%是獨居者。

10,750元是一個怎樣寒傖的數字,放在現今通貨不斷膨脹的社會,不用政府高官、企管精英或高薪專業人士去體會,就是任何0收入的家庭主婦也可斷言其簡陋。但偏偏這個數字出現在政府有大量盈餘、庫房收入連連「爆錶」的情況下,而且「受害者」(?)是15至24歲的青年,那就可看到問題的嚴重性。

這個現象當然可從不同角度分析,本文只想推測它對教育現象帶來什麼衝擊。

從傳統智慧來看,讀書有一功利目的,就是為未來日子創造穩定及舒適生活。過去香港教育不普及,接受高等教育者人數少,所以高學歷成了賺錢的同意詞。加上香港經濟在這三四十年間騰飛,早「出身」者很多都能累積較多財富。如果你做業主幾十年,肯定你能在這樓價不斷攀升的情況下受惠。但現在不是這情況了,現在才開始「揼石仔」,可能一世都不能脫貧了。這便不能不使人對教育何價有其質疑了。

當然現在是普及教育的年代,你沒有選擇地需要接受基礎教育。但讀上去又如何?不要以為讀大學是天之驕子了,能進入大學還得看你讀什麼科,沒有職業前途的學科,讀了和不讀沒有什麼分別。這很易使教育發展兩極化:學生選擇的不只是高等與中等教育之別,而功利地變成易搵工與不易搵工——或更直截是能賺錢與不賺錢——之別。一些一直以來不易找工作的學科如純文純理,或藝術哲學之類,將更被邊緣化,社會銅臭味會愈重,文化氣息會愈薄弱。

過去很多人相信知識就是力量,或者知識可改變人的命運之類,現在的青年是否還這樣相信,我不知道,但堅持這個說法,卻未必會為人生開拓坦途。現在學生讀書很多都是很功利的。除了入大學選科要講究之外,就是中學選科也會和人生路途配對。據考評局數字,DSE每年除了4個必修科外,最多考生選考的是會計企業財務、經濟、電腦等,傳統文理科已不受歡迎,不要說中國文學,中國歷史,或音樂視覺藝術等,都逐漸變成了高危學科。是不是學生比例在這些類別分析中逐漸少了?我不相信,只是人心向背與時並進吧了。大概讀中學就已懂得如何去計劃「脫貧」,否則走錯路會抱憾一生。你不了悟這一玄機,你的長輩、老師或社會氛圍都會替你指點迷津,有些指導或施壓甚至強過你的個人意願很多。在這土壤下生長,人還會有什麼氣質甚至靈氣呢?

自教育改革開展以來,主理教育者都希望在教育實踐上注入新思維,主要是替殖民教育的偏差來個撥亂反正。在制度上,把中學由7年改為6年,學科的選擇也不分文理,而以學生個人能力和興趣為選擇依歸。在學校類別上,大力鼓勵直資,希望在辦學模式上有較大的自由度。而且推動中小學「一條龍」,減少學校的無謂操練。過去中學升大學的樽頸位,也鼓勵不同院校辦多些證書文憑課程,並著力推動副學士,希望這個中學和大學之間的緩衝區,給予有志求學者多一個轉身機會,不會窒礙年輕人上進的機會。這些設計都用心良苦,但經過多年實踐,事情變得怎樣了?這些移風易俗的美好設想,即使不是潰敗如山倒,也應是舉步維艱了。看看10,750這個數字,假如你仍未年過24,應是頗為怵目驚心的。

話說回來,假如認同這些心所謂危的分析,真想去以強勢(其實只是財多)政府的力量去改變些什麼,又有沒有法子呢?我不是月入二三十萬的高官,無法在這裡做吃力不討好的饒舌,只是人同此心(希望心同此理),現在的樓價實在太高了,高得年輕人都覺得高不可攀。有志(當然也要有力)的學習者都以「上車」為人生中短長期目標,教育一定會變得功利庸俗。月入10,750元,上望15,500元,應該一世都上不了車,那人生是否就這樣報廢呢?如何在這層面上彌縫教育價值和人生目標的差距,是否存在著力的重點?

其次,高樓價一定製造高租金,這會打擊年輕人多元化發展或創業的意欲,就連讀書的選擇也變得俯仰由人,這對社會長遠發展終究不利。

平抑樓價是否能和改變青年的低收入現況,令他們最少有較強的存在和發展自信,我不敢肯定。但置業,如果是不管高中低學歷,只要肯勤奮努力,會在人生某一階段達成心願,我想教育的性質和實效都會改善,這點我還是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