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15
每年文憑試和大學聯招放榜,或者只是每年的開學,高中生開始面對升大課程,我都會想起類似題目這樣的問題。的確,入U是學習生涯的一個重要段落,把它定為整個學習的起步或終結,牽涉到不同層面的思考,最少和一個社會是否重視知識、一個大學前(即中小學)學習方式應如何設計、一個人如何安排他年輕階段的生活這三方面有關。
從一個社會是否重視知識的角度看,如果說進大學只是學習的起步,很顯然這個社會是重視知識的培育和發展的。入大學,一般來說只是二十歲不足的事情;即使大學畢業,也還是一個很年輕的人,往後的日子,利用大學所獲取的知識,還有很大的開拓空間。一般人說的終身學習,即是說大學也只是很初步的階段。但如果覺得能進大學,已代表某一人生階段的終結,讀完大學便很覺滿足,利用大學學位足夠謀生,過安穩生活,知識開拓的價值失去了,社會發展或許停滯不前。
中小學壓迫學習只為升大做準備
如果進大學已是學習的終結,中小學花很多時間和工夫去培訓學生,用十多年時間,把如何能考進大學的技巧傳授,而且強化所學,務求在大學入學試中爭取佳績,以達進大學目的,這便是很天經地義的事。但如果認為進大學沒有甚麼了不起,只不過人生一個很普通的階段,即使一次失敗,也有機會再嘗試,哪中小學的學習,相對來說便沒有太大的壓迫性。前者就正如短途賽跑,要注意起步,一起跑便要發力衝刺,絲毫不可怠慢;後者跑的卻是中長途賽,起跑不需刻意訓練,整個賽程要均衡配置,前段不用快衝,往後的路段需要預留氣力。
就一個人的學習生涯來說,如果進大學只是起步,哪沒有多少人會為如何選擇大學學科而苦惱,因為他們知道即使揀錯科,往後的知識世界還很遼闊,研究院課程還能接納真正有能力和興趣之士。沒有一試定生死的憂慮,學習過程較能發展個人興趣,「課外活動」相對充實和廣泛。能夠進大學的,也不會因為前段學習生涯太拼搏了,爭逐大學學位,像打過木人巷般,感覺筋疲力竭,再沒有求學甚至求知的興趣了,只要「捱」完大學課程,拿著畢業證書,將來足夠「搵食」,人生便覺滿足了。
說了這些抽象的理念,我們怎樣理解香港學生的「大學觀」?照觀察,香港社會或學生,絕大多數應是傾向把進大學看作學習的終結的。香港社會並不太重視知識,不少議論或社會事務的處理,嚴格來說更是反知識的。香港學制的設計,進大學是一道窄門,而且其間不設轉彎位,一試便往往能定生死。學生年輕的生活,都被重重的學習壓力壓迫,有不同課外的興趣都很難有效地發展。我過去碰過一位教學的同事,她有一次很率直的向我申述:千辛萬苦考入大學,已再沒有讀書的興趣了,畢業以後再沒有看過一本書。她說得坦白,但我相信和她一樣的想法,只是潛藏心底沒有說出來的,為數也一定不少。導致他們這樣厭惡學習,我想不是天資問題,而是制度把他們的求知心給摧殘了。他們選擇從事教學工作,嚴格來說只能「教書」,不能「教人」。
大學不是只重功利的事業
教育的先進國家把教育看成一個漫長的過程,只要你有求學心,機會永遠會給你。有一次我和一位長期在美國生活的朋友談論美國的教育,他說:在美國,一個大學學位不能給你就業的保障,但要找一份像樣的工,沒有大學學位卻不行。細心推敲這說話,意思應該是:美國的教育是普及的,讀大學的機會很多,但卻不能把大學和就業掛鈎。即是說大學畢業不保證你找到好工,但沒讀大學卻連找好工的機會也消失了。
正因如此,大學學位的渴求,應是沒有香港這般殷切了。所以不少美國的高中生,即使能考進大學,很多也選擇休學,到社會(或世界)各地走走,發展自己有興趣的生活,甚至做做兼職,接觸各界不同的人,增長自己的人生經驗。如果有朝他們完成大學,覺得自己還有追求學問之心,會選擇進研究院,這是真正培訓人才之地,繼續研習也是個人思想和能力趨向成熟而做的選擇。
所以觀察進大學是學習的起步還是終結,當中不同的情況還是很清晰的。或許這樣說,先進的地區,或者重視如何利用知識來開拓社會發展的地區,應儘量提供足夠數量的大學學位,不要使進大學是人生的一個大考驗,得和失足以令人過度的興奮或過度的沮喪。反其道的,只為社會製造一批「搵食」的人才,掩蓋良知來應對社會事務,對社會的完善發展絲毫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