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潛後悔早咗退休

5/6/2007  

中四中文科一個「口語溝通」的試題:「陶潛是我國著名的田園詩人。他性喜自然,不勉強自己過官場生活。你認同陶潛棄官歸隱的抉擇嗎?為什麼?

設題的原意或許是中四語文選了陶潛的《歸去來辭並序》,口語溝通就是考核學生能否運用已有知識,借古評今,把所學結合到日常生活的評價去。小組由五人組成,總共討論二十五分鐘。學生慣常講幾分鐘無根的游談易如反掌,但要有幾分鐘具實質內容的討論,則覺頗為「難頂」,笑話也由此出現。

曲解古人 

討論中有同學說,今年讀過一篇《歸去來辭》,老師只用了很少時間講解,所以印象很模糊。只記得陶潛很喜愛田園生活,但卻未必適合現代人。說得也頗平實,但我想:了解陶潛,也不一定要聚焦到是否選擇歸隱田園,還有較高層次的對人生意義的探討。現在課文只用三數課節講授,無論如何是不夠了。別忘記歐陽修說過「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辭》一篇而已」。但現在的學生,或許連晉在漢前還是漢後也不甚了了,說不讀《歸去來辭》是損失或許未懂同意。

有同學說:「傳說陶潛不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這麼少當然不折啦,多一些就不同了。」即時想釐清學生誤解,但當然無法打斷話柄。誤解一:「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語載《宋書.陶潛傳》,不是傳說。誤解二:「五斗米」並不微薄,晉朝工資制度是「半錢半穀」,陶潛作為縣令,一天的工資是五斗米和八十三文錢,五斗合現在的十六斤,加上金錢,豐厚極了,二零零零年第一期《咬文嚼字》有一篇《五斗米:微薄的薪俸?》就是討論這問題。正因鄙視名利,才能反證陶潛堅持理想的崇高精神,否則「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竟抱固窮節,飢寒飽所更」、「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等難道都是騙人的說話?

吹水

更「離譜」的說法是:「陶潛很早便隱居,此後生活非常潦倒,我看過一本書,分析陶潛晚年心境,說他也很後悔早咗退休。」真想即時問問同學看的是甚麼書,但當然沒法這樣做。《歸去來辭》不就曾明明白白說了「聊乘化以歸盡,樂乎天命復奚疑」嗎?但配給課節這樣少,想同學也無心裝載了。

討論結束了,實在忍不住問問同學所說看過的是何書。他語帶輕佻地說:「邊有睇過?吹水之嘛。」哦!原來如此,想剛才的過份認真,也是自我愚弄了。但感可惜者,所「吹」的「水」,究竟是水過鴨背的「水」,還是厚誣古人的「水」?這也難怪,課程的推動者不也曾說過「有內容的『吹水』也是好事。『吹水』只是一個表現方式」嗎?但歸根究柢的問題是,沒有紥實的學習過程,如何能令「吹水」有內容,而不致鼓勵學生成為自以為是、像山間竹筍般的「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講談者?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