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重量

11/7/2006

「狄士尼樂園會為香港的消費模式帶來甚麼衝擊?」一個中四中文科「說話」考試的討論題目。「狄士尼好哇!Mickey和Minnie都很cute,機動遊戲好玩又新奇」,甲同學說。「好玩是好玩的,但票價太貴,一家大小動輒花費過千元,不過如果能推動香港旅遊事業,或許還是值得的」,乙同學說。

一個二十多分鐘的小組討論流程,或許就充斥著近似的浮面式的討論。較深層次的,如淺薄文化如何助長庸俗的消費方式、東西文化如何互相衝擊或調和、濫消費帶來的環保問題諸如此類的討論,大概是欠奉的。

考核想達甚麼效果?

考試的模式想學生表達甚麼?是口耳之間機械化操作的磨練還是經過大腦的深層思考?如果是前者,或許是不用考核了。現代人的「說話」是流暢的,在資訊泛濫的洗禮和家庭教育的「栽培」下,流暢到了小小學童大體已失去了童真,更不要說失去出自內心淳厚的思考與精緻的民胞物與的精神了。

在一個浮淺的社會中,知識從來就是沒有重量的。對社會還有一重責任心的人,很多時慨嘆一代不如一代:以前的人做得到、想得到的,為何現在的不能?現代社會的形式操作不是較從前細密和系統化嗎?最少,以前沒有「說話」考試,也沒有擔憂學童心理失衡的「校本評核」,但人的思想份量是不能等量齊觀了。

教育彷彿就是追求凡事「即食」的成效。就如最近高考放榜,英語成績較從前稍遜,「教育界」如臨大敵,有歸咎母語教學拖垮英語成績的、有再加強英語教學以提升競爭能力的呼籲的,卻鮮能從一個整體教學成效去思索問題。聰明的,告訴您,母語教學又怎會不影響英語成績?就正如球拍少握了,羽毛球技自然較前生疏的道理一樣簡單。英語水平下降,有一個數字可供衡量;但學習語言枷鎖的解除,學習過程的「快樂指數」如何提升,卻是沒得衡量的—於是社會就瀰漫著一種悲情了。

課程設計未能提升人文質素

課程的設計也打擊了知識的攫取和鞏固。英語作為溝通媒介,不能等同知識,不去說了。現在連中文科也取消範文,語文學習更強化了零碎語文材料的學習。中史、西史、地理,談的是如何合併以增加「效益」。通識教育嘛,從綱目的設計看,技能的提升(如「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公共衛生與生物科技」)和資訊的傳遞(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能源與環境」等),知識其實不是真知識,重視的充其量是「獲取知識的方法」。經濟社會重視「知識型社會」的建立,但教育卻未能好好配合,推動的畢竟只是「資訊型社會」。

知識沒有植根於如何確立個人成長、如何提升人文質素。資訊泛濫只會導致社會更趨向劣質化,看看一些粗鄙媚俗暴戾煽情的題材如何輕易放上網而居然得到社會莫大的迴響就可知道。

一個社會,知識沒有重量,教育便等同失敗。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