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013
香港有一個成立了不很久的組織,名字怪怪的,叫「準教師協會」,據說會員人數超過一千人。為何說「怪」?因為是教師就是教師,不是教師就不是教師,為何會有「準教師」?原因是,很多人在大學畢業後都想成為教師,而且做了很充份的準備,例如讀大學時選讀中學有的學科,比如中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經濟之類。畢業後也修讀了教育文憑,或者就乾脆讀教育學院,學成以後願意以教師為終身職業。過去每年有一定人數就這樣進入行業,但近年情況改變了,有齊一切準備的畢業生找不到職位,而要他們轉職又甚困難,因而有心者成立了這一個組織,希望能凝聚一些力量,改善就業前景。
有一群這樣的人,有一個這樣的組織,正正就反映了教育政策出了很大的問題。
當然不能保證想成為教師的人(那管你拿了多少相關資歷)都可成為教師,但正常情況下,不能入職的人不應該太多。為何這些年多了?原因有多個:一、社會結構發展不均衡,其他行業職位不足夠,很多人湧到薪高糧準的教師職位。二、就學人數逐年減少,教師需求亦每況愈下。三、兩年前推行的減班機制,使每間學校都剩餘教師。當時教育局為確保行業職位穩定,採取凍結超額教師六年的做法,形成這六年學校並無太多的人手需要補充。四、教育局撥出的通識科津貼和語文基金撥款的英語提升計劃今年都結束,一大批教師回到職位的競爭市場。五、實施幾年,得到良好反應的「提早離職補償計劃」,今年雖得到立法會批准撥款延續三年,但行政部門卻無緣無故(也沒有向公眾解釋)扣起這筆錢,令本有教師提早離開,並騰出空缺的原意不能實現。
以上幾個原因,後面幾點直接關乎教育政策。教育高官的設想,穩住教師,或令教師沒有太多的反對聲音,社會爭議聲音會減少,社會較和諧。未入職的「準教師」,不算入需要照顧的人群,能否入職,自求多福了。
但這些設想極錯。從社會發展角度看,新老交替是正常運作法則,一項政策,不能老盯著收買既得利益者,妄顧弱勢社群,或者就壓根兒不做不錯,少做少錯就算,還要有一社會整體發展的視野。就以教師人手過賸來說,安排適當的人手配給,加速行業的新老交替,讓有服務社會心志的青年人有實踐抱負的機會,這些都是正道。能做得到嗎?我想事在人為吧。
就學人數下降,正是推行小班教學的優良契機。學界一直呼籲,政策局卻置若罔聞,甚至提出甚麼小班教學效益未能確定等混淆視聽的說法,旨在節省教育開支。小班教學實踐,正是吸納新晉教師的好機會。
和內地、台灣、澳門比較,香港教師的授課時間冠絕各地,但師生比例卻是最低。調查發現,本港中小學教師每周平均授課二十六節,遠較其餘三地多。減少教師節數,重組師生比例,正可吸納準教師入行。
即使不是這樣,要推行減班政策,一定要面對教師過賸,人手必須刪削的問題。就公共財政開支角度看,學校班級減少,但仍保留教師(六至九年),這無論如何不是公平政策。舊的不去,新的無法入職,對被保障的太公平,相對對未能入職者不公平。
俗稱「肥雞餐」的離職補償計劃,在政府財政充裕的情況下被扣起,又是一嚴重影響新老交替的措施。
總的來說,問題不是沒法解決,只是沒有誠意解決,也沒有負責任的當權者願意承擔,只拿弱勢小圈子來犧牲。
甚麼教師斷層這些大道理聽不入耳,但對準老師的徬徨、焦急、無奈、心碎,總也應有些同情心。準教師要「準」多久,是考驗教育決策是否文明的最好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