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008
在不同場合和教育界中人聚首,「三句不離本行」,話題很易扯到中文教學的問題上去。印象所及,較多是對現行中文課程有所質疑的。質疑的緣起,除了喜歡作新舊的對照外,當然更多是從效益角度看問題。不是每位都是專業語文教學者,但活在同一屋簷下,擔憂也是負責任的表現。
我當然也是有所質疑的。新課程實踐了三年多,會考也考過一次(將近兩次)了,也應做些實質的檢視,作些拾遺補缺。
以非母語手段教母語
中文課程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就是採用一種教非母語語文手段來教母語。如果比對中英文課程要求,發覺兩者出奇地相似。現行五卷中文考試內容,閱讀理解、寫作、聆聽、說話和綜合能力考核,在英文科都能找到蹤跡。當然,語文教學不外乎學習講、讀、寫、聽。過去中文科沒有考聆聽說話,現在考了,是更強調學習的全面性,能提升聽與講的能力也是好事,這固然是的。
但較急切的論題是集中在範文的存廢上。所講的存廢,並不在於它形式上是否存在(現在課堂教學仍有教範文),而是在於它在教與學者的心中有什麼位置。舊課程範文教學是被重視的,因為舊課程卷二佔了七十分就考課文。現在是不考了,老師在課堂如何聲嘶力竭,在課餘如何提要鉤玄,學生終究並不受落。這也難怪,學習本乎動機,教而不考,除非考試不為時重,否則把不考的作「冷處理」也是可以理解的事。
現在要重視的卻是實用文的寫作。現行考卷的卷五綜合能力運用,即使如何用聆聽或閱讀材料包裝,最終都是把資料融化成一篇實用文:不是書信,就是演講詞;不是會議紀錄,就是建議書……,反正實用文類別也有十多種,要變戲法也確實大有空間。現在的學生是聰明的,尤其需要偷懶的時候。他們掌握了試題的發展趨勢,如果發覺來來去去都考實用文而已,只要記熟不同格式要求就可以了,反正到時有大量參考材料可供「綜合」。老師著緊日常教學,但為求好成績,自然萬變不離其宗,多作實用文寫作練習,讀文教學無疑是要讓讓路了。
實用文有多實用?
但實用文有多實用?文字寫作不單要求文從字順,還需要有充實的內容。語文學習是一個素養積累的過程,多讀典範之文,既學到表達方式,也學到精神內涵。經過長久積累,文化素養也會相應提升。但時尚趨勢,講求學以致用,凡事「即食」便可,涓滴細流,曠日持久,功效未著。但學習若浮光掠影,手底腦中同樣空疏。你著重文字實用,書到用時方恨少,去實用之途還是遠的。
近數年來,提升國民教育的呼聲不絶如縷,好好善用中文(最好改稱國文)課堂,對國民教育內涵的灌注不無少補。如何鼓勵學童關注國故?語文教學要撥亂反正,考試形式要迷途知返,最起碼要把範文內容納入擬題範圍之中—不是走回頭路,而是不要走錯路;不是鼓勵背誦標準答案,而是鼓勵對傳統文化多懷敬愛之心。文化是根,語文是末,根之茂者其實遂。拆碎了的七寶樓臺要重建是困難的,當然更根本問題是:你的腦海中、思維上,還有這麼一座七寶樓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