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2019
學習重師承。以前學生對老師感恩,有「恩師」的稱謂,就是老師對學生不只啟蒙,還負有栽培與發展的責任。學生成材,完全得力於師長。調轉過來,老師對自己喜歡的學生,特別是認為能承傳個人學問的學生,稱為「入室弟子」,是對弟子在學識的流播上有特殊的要求與期盼。
但說實在的,以上的師生關係,在新時代之中,雖不至於磨滅,但深刻和密切的程度肯定打折扣了。
老師,載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功能。由童蒙開始,解惑一端,尤為重要。學生由無識到有識,由一筆一劃的認字過程,到處理文字,到學習文獻,到學有所得,沒有了老師,這樣的路途根本無從建設。但現今,尤其科技流行,學生對老師的依賴已隨時日減少。過去是「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韓愈《師說》),現在則解惑途徑有多種方式。
互聯網可能是現代人接觸最多而最得益的老師。像我寫文,有時涉及傳統文化的原典原籍,或是詩詞文章作品的原作,過去是要背誦通達,寫作才能得心應手。現在每每因還有過往讀書的記憶,有時尋章覓句,在模糊的印象中,只要還保留有片段的思緒,把零章斷句鍵入搜尋器中搜尋,瞬間便能把原作清晰不漏地展現眼前——叫現今學童背誦,可能多了一個堅實的反對藉口。
聽過一個故事:以前陳寅恪講授唐史,在和學生討論某個題目的時候,有學生提問,老師不作詳細引述,只著學生回到查找《唐書》中某一頁某一個原典,就能知道答案。學生即時半信半疑,回去查找,真的毫釐不差,就在那頁中找到想知的答案。通儒這麼樣的學問積累,這麼樣的記憶,是凡人所不能、不敢想像的了。這樣的師,歷史上找不到幾個,能就近親炙,是機緣也是福氣,但就不可強求了。
老師當然重要,就是他們能把自己做學問的甘苦和學生分享,也能在學問的途上把自己的得和失給予學生啟示,後學者可免走了多餘的歪路。再下去,超越了解惑、授業的過程,把「道」啟迪學生,寄望承受;學生也把薪火傳遞,建設一種道德和文明的價值。
現代社會,還很刻板的說尊師重道,就得看那是什麼樣的「師」和什麼樣的「道」了。只是出來「搵食」的師,個人沒有什麼修養,上課只照本(按指課本)宣科,不了解學生的需要,最擅長吹牛拍馬,這樣的師應沒有什麼可敬之處。有時你從互聯網上所得的資訊、所獲的啟迪,較之有真實形體的師可以勝過幾籌。前財政司曾俊華指香港教育不合時宜,老師跟不上時代轉變。他認為學生需學習操縱科技,因為軟科技勝過硬技巧。由此,老師教授批判思維、溝通及合作技巧,顯得更為重要。這樣的說法,我是很贊成的。當然,其中也實在寄寓了學習與師道模式的轉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