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2008
和很多工作不同,教師「呢份工」是特別的,特別之處是要講「身教」。說教師「言行身教很有問題」,差不多判了專業上的死刑。「身教」也者,並不單純止於不遲到早退、不把頭髮染成「五顏六色」、不在公眾場合大談「賭波」,而在於言行舉止、思慮作為都要規矩,還要勤奮上進,樂觀積極,好作學生模楷。
在香港,學習是不主張懶隋的,由是,要好好為人師表,教師尤其疏懶不得。當然,怎樣才叫疏懶,人言言殊,從站在行業道德高地上的發號施令者看,有著很大的發揮空間。現在政府大力宣揚五天工作制,不少學校卻反其道實行六天制了。學校宣揚學業成績高增值,外牆banner隨風飄揚,教師備課改簿開會輔導進修,等閒七八點不能「收工」。不是危言聳聽,新近調查便指有教師每週工作達到115小時的。
「為學校好」
有人說教師即使工作有壓力,但怎及商界?某些人也許覺得,可以任勞任怨,聽「上頭」指令,也是盡忠職守的一種內涵。再不,動之以情:為學生好、為家長好、為學校好,你也得努力拼搏,否則難以生存。但一提到「生存」,說話者的邏輯推理應稍作修正:為學校好、為家長好、為學生好,你得……。不是嗎?「學校」即使不坦率地代表數十教職員的飯碗生計,也含蓄地代表未來的收生質素定位,兩者都包含了一點點的利益計算。如果「為學校好」的排序優先,凌駕學生之上,哪教育又成了徹底的功利考量事業了。相對於作育英才的理想,推理的結局不是頗為晦澀嗎?
但在一片改革聲中,晦澀顯然是沒有什麼位置的。在某一個浮想聯翩的夜晚,頭腦稍為鈍滯,不期然把「身教」上綱上線,看看會是什麼景象。
專業
有人認為,即使名為「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的,也未必很專業。但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少不了要做些專業的判斷。不要胡亂地奴役學生,也不要胡亂地奴役自己。習作測考的要求目標是要清晰的,份量也要恰如其分。不要被無意義的工序埋葬自己,要明白work smart 比work hard重要。有一個健康而不是「做殘了」的面容進入課室,是「身教」的一種起碼體現。
教育是一個啟發思考的過程,被啟發的主角是學生而不是自己。要培養學生的解難能力,而不是機械化的勞作鋪演。
學識豐富的教師是學生最仰慕的,他們最鄙棄「要乜冇乜」的渾噩之士。但在文山會海中糾纏掙扎的老師,如何能有餘暇豐富學識?所以勞民的教育政策是妨害「身教」的利好因素。
教師要有穩定的個人情緒和樂觀的性格。但心力交疲、動輒得咎的人,去「穩定」和「樂觀」是遠的。我們期待的是「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精神境界,而不是青筋暴現、舉止失常的無休止的感性辯論。
現實世界之中,上下交煎,「做好呢份工」,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