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2005
一個假象:香港是一個華洋雜處的社會,香港過去百多年的殖民管治,主流教學語言是英語,在這種制度下,造就了雙語精通(最少是能掌握雙語運用)的人才,協助模塑了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城市。
一個現實:英語—一種非母語—作為主要教學語言,人為地桎梏了學童的學習生活,學生機械化地吸收知識,思維訓練受到嚴重窒礙,學童普遍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如果採用英語作為教學媒介的老師的「英語」不濟,問題的嚴重性更易凸顯。為了使教學過程順利推展,兼為學童有效吸收知識,「掛羊頭(英語教學)賣狗肉(中文教材、中英教學語言夾雜)」的現象普遍存在……。
模糊理想與現實的爭議
中學教學語言爭論的本質,似乎就是如何把一個假象說成事實,卻同時又把一個現實展現得極其模糊化的一個過程。
如果單純評估哪種教學語言對學習成效最為有利,應採用甚麼樣的教學語言基本上是沒有甚麼好討論的。唯有把問題複雜化,才有議論的「市場」。於是問題慣常地被牽扯到:其一、英語是國際語言,學好英語有利教育接軌。其二、社會人士認同英中質素較佳,讓子女進入英中也是不少家長意願。如果家長意願值得尊重,英中數目不止不應減少,還應增加。其三、英中、中中實行上落車機制,會製造人為混亂,對施教者、被教者和家長都沒有好處。
諸如此類的意見,孤立來看沒有不對,但卻各有盲點。沒有人說英語不重要,但有效地吸收知識和訓練思考能力同樣重要。歸根究柢,英語和英語作教學語言不能混淆。家長當然希望子女入英中,因為為數較少的英中已被標籤為較優秀學校,基本原因是它吸納了較高學習水平的學生,並非單純因為它們用英文。而更重要的,如果承認現行中英文學校分流現象會滋生嚴重弊端和不公平,不接受上落車機制也許就等同於無視制度的闕失,是讓不公平、不合理的現象無了期地拖延下去。
「英中」,實際上已成了一個教學圖騰,只要圖騰確保,在不少人意識之中,學校聲譽可以保證、學生質素可以保證、教學成效可以保證,學校運作的背後隱藏的利益也可以保證。確保這個圖騰,就是確保了制度中的一片自留地、永業田,讓各種「保證」可以延續下去。
對英中要求不是新瓶新酒
語文常委會推出「中學教學語言諮詢文件」,提出英中、中中上落車機制,被不少教育既得利益者視為對教育架構添煩添亂。但新政策實質上只是把不公平現象處理得比較公平的一個小步伐而已。
記得在回歸之初,當時的教育署推出「中學教學語言強力指引」,要求一刀切的引進中文作為主要教學語言,被不少傳統英中強烈反對。政府最終修改政策,容許100間(其後增加到114間)採用英語教學,實施的條件是:一、學生能力:在過去三年學校中一新生平均有不少於85%被評估為可用英文學習的;二、教師應具備用英語作授課語言的能力;三、學校具有推動英語教學的良好策略及配套措施。筆者不厭其詳地引述這些要求條件,目的其實只在說明,現在的「諮詢文件」,對確立成為英中的要求,似乎沒有增加,較顯著的新遒只是規限用英語授課的老師在過去的公開考試英語要考獲一定的級別。回歸以後,英中運作進入七個年頭,如果這些基本要求也達不上,是不是應該好好考慮是否「下車」,免得學童受累?當然,既得利益者想的自然不是這樣:具體的要求被視為洪水猛獸、成了滿有針對性的措施,可見圖騰確有一定的魔力。
學生學不好英文,當然不徒是中中的罪責,背後還有一大堆的課程的設計、學科的劃分、社會資源的分配等問題,這是這篇短文所包容不下的討論範圍了。倒瀉一杯牛奶,悲觀的人說丟失了一半,樂觀的人卻慶幸還保留一半。不要質疑85%學生適合英語學習的學校可成英中是否有科學根據,也不要質疑本身英語不佳的老師能否用英語教學,倒轉來想想另外不適合的15%(或更多)的學生接受不怎樣合水準的英語教育將成學習的犧牲者,也許仍堅持要維持英中的位置會缺乏有說服力的理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