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新聞背後

17/8/2005

會考放榜,新聞版慣例有幾天的喧鬧和狂躁的日子。

放榜前,依例是數據的發放、重要科目的合格率,而最少不了的動作是:從英文科成績的起跌去判定母語教學的成敗。宅心仁厚的機構、團體,又依例是勸勉學生不要太重視考試的成敗,失敗者只要不氣餒,前途也不灰黯……云云。

不要太重視嗎?看看放榜後的氣氛就知道了。著名的預科書院前是通宵輪候學位的人龍;是十優狀元的個人和學校金榜題名的時候了;十六分考生的母親愛女情切,為了僅餘的兩三個預科位,甘願犧牲睡眠,凌晨一時已在校外趕佔頭位,確保最後機會萬無一失。不能「原校升讀」的東頻西撲,為一中六學位付出汗水(或尊嚴),是守門口的校工阿嬸一學年中最趾高氣揚的兩三天了。當然少不了的是個別學校成績單派發現場的歡呼聲、眼淚水……。

分數佔領一切

「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口號,在這樣的場境下是極其蒼白無力了。甚麼樣的社會,製造甚麼樣的生活現象。香港社會的功利、刻薄,無疑在一次考試成績的發放中表露無遺了。

很久以前,讀過一篇文章,講及美國一個中學畢業典禮後的情形,印象頗為深刻。一群完成學習的一個階段的同學聚會,大家懇切交流未來日子的目標和理想。不選擇繼續升學的,有的志願從軍,渴望的是卸下校服,換上軍服,去過一兩年的軍旅生涯,之後才再想下一步。有的喜歡吸取生活經驗,計劃做些散工,賺點金錢,放浪形骸,厭倦了才再就學。家境較富裕的,選擇去國浪遊,看看山外之山、域外之境。一眾交談中,能分享的訊息是:人生苦短,讀書不過是人生旅程中的一個段落,願意一氣兒跑完它的,固然可以;不願意的,停下竭竭,再奔前程,反正旅途是永遠敞開,等著你去完成的。

相比於香港考生的爭分奪秒、死去活來,十一年的中小學生涯,成果原來給濃縮成為一個分數,而以這個分數來界定你的才能和尊嚴,是健康的現象嗎?

教育制度重視人才嗎?

做成兩個社會不同的分際,我想非常簡單:先進國家重視的是人才的培養,只要你有志向學,校門永遠是不會關閉的。香港的嘛,用一個最簡單便捷的機制,把在某一時段被認為不適合的人群裁削,同時給你鑄上一個失敗的烙印。

這自然牽涉一個社會財富分配的問題。先進國家看重的是個人的尊嚴、生活的公平性,而不是努力去營造一個充滿階級性的社會。在外國生活了一段日子,這樣的感受是深刻的。在一個商場的早上,一位穿著整齊、結著「煲呔」的清潔男工,堆滿笑容,主動向你問好;路邊的修路工人會給過路者解釋:放心吧,工程不會拖太久了;星期一去入油,男工會和你回味昨夜醉酒的情形,好奇問你怎樣渡過你的假期。在香港,這樣的場景是不會出現,因為「低下階層」工作者,慣常是很少抬起頭來的。

會考放榜後的熙攘者,似乎無可怪責,因為在我們的社會中,充滿的現象,就如樂隊ABBA所唱的歌詞:「the winner takes it all, the loser standing small/the loser has to fall」;而我們的祖訓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我們卻是一個自詡坐擁千億儲備、百億財閥為數不少的也是先進的社會,可是教育開支卻年年緊絀、教育機構、教育從業者永遠得資源增值的先進的社會。於是每年的「放榜」,成了永遠令人好奇的新聞題材。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