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需要教改

26/2/2007

參選行政長官的梁家傑議員批評本港大專教育中學化,學生既缺獨立思考,視野亦過於狹窄。「現在香港訓練出來的學生做不了CEO,是做CEO使的那個。即使你再優秀,再出色,都只能當總經理。」這些話,筆者同意前半,不完全同意後半(引號內)。不完全同意,並不是反其道認為香港訓練出來的學生做得了CEO,而是並非每個有能者都希望做CEO。CEO勞心損智,私營大機構的尤甚。做CEO要有真材實料,但更重要的是彰顯了權力和責任的相符。有責才有權,境界似乎比不上某些有權而無責的公營機構食祿者。

不完全同意的第二方面,是對成為被CEO「使」的那個,那怕只是一個小廝,也沒有甚麼出於自覺或不自覺的投以白眼的動機,都是「打份工」、「揾食」而已。滿城盡是CEO,還有誰來當小差?但小差如果克盡厥職,與人無尤,說不定還是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於我何有哉」的羲皇上人了。當然,這麼樣的人物,生活境界始終還是比不上些雖無大權,但卻擅於卸責的胡混派。

獨立思考?

再說,欠缺獨立思考,也不一定是成為CEO的障礙。還是某位機構榮譽總幹事說得坦白:大學生三個成功錦囊,包括認識自己及認清世界、有道德操守及良好的人際溝通技巧。前二錦囊或許還可閉門苦修,後者卻不能不步出蝸居,面向世界。人際溝通技巧,使用得最圓熟的境界是要建立人脈—一種能助你附鳳攀龍的人脈,這已非甚麼獨立思考可以濟事。太有獨立思考的人,往往都會被擠壓,稱為異見份子,慶幸未被視為異類或異端。不信,看看屈原,既能認識自己(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脩能)、認清世界(聯齊抗秦)、有道德操守(不從俗以變心),卻沒有甚麼人際溝通技巧,最終是「忳鬱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結局如何,不用多說了。

較客觀地看,香港學生不濟事,大概雖不至於從來如此,可是卻未必於今為烈。我們不也是從這個制度裏給訓練出來嗎?殖民地的填鴨式教育填得人頭昏腦脹,長大後只能處事機靈,腹笥空虛。今日的港大法律系畢業生,「以為莫札特是踢波的,貝多芬是畫畫的,以為梵高是音樂家,阿仙奴只是兵工廠」,被引為笑柄,但真能精透莫札特、貝多芬、梵高以及阿仙奴的又能有幾人?

Band 1學生竟輟學

任何抗衡劣質教育的改革,我是徹底支持的,歸根究柢一個信念,就是不要令教育變成一個痛苦的人生歷程。學生進學是希望愉快學習、建立自信、因應自己能力尋求最佳發展前途,當然最重要的是不要視每日踏進的校門為生活的畏途。但現實的教育內容,多有的是學習的重擔、機械化的奴役,與及自信心的摧殘。最近教統局公布數字,過去三年,每年有平均一千三百名學童輟學。這些學生不只是來自band 3學校,接近一成竟是band 1學生,甚至是資優生。問你服未?但即使留在校中,能越過痛苦的歷練,最後踏入大學之門的,多已是精力耗盡,對生活的寬廣內容提不起勁的人,此所以「講art唔識art,講波唔識波」。

還是梁議員看得透,認定日後領袖只會在北大、清華或外國頂尖學府裏出現,所以他已把女兒送往英國升學。走不動的大概只嘆莫奈何了。難道真的要等已有「執政準備」的特首候選人最終能「執政」,才可希冀有教改的新天嗎?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