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會like中文?

17/1/2020

某專欄作家寫和朋友在馬會會所飲茶,埋單後搭升降機,有三四位小女孩在內,交談用英語,其中一位說:「I don’t like中文,I like英文。」父母聽到,都面露無奈之色。

香港小孩子日常生活說英文,這類見聞,大家都應耳熟能詳,因為不只在馬會會所,尋常巷陌都會有。話題未必涉及語文評價,但喜英不喜中應該不難猜度。

這本來正常不過,孩子不說謊,don’t like就是don’t like。滿口英語,應是國際學校學生。家長喜歡這類學校的教學方針,送子女就讀,讓孩子有快樂童年,那真好啊。讀國際學校就要放棄(比較艱深的)中文,這是兩種語文難易特性的分別,不明白為何又要猶抱琵琶,對於孩子don’t like中文有無奈之色了。

要孩子like中文,現在或許已不是易事,不止國際學生如是,本地學生也如是。自從高中課程改革,中文課程取消範文,改用能力導向,中文學習以應用為主,抱怨學童中文水平下降之聲從無間斷,就知這樣的改革為禍中文之深了。

從表面看,語文學習採能力導向,目的就是要提高語文「能力」,理論上語文水平應升而不應降的。但這種導向,錯就錯在不是用於對外文學習的要求,而是用於對母語學習的要求。

稍為年長,仍用舊課程學習中文的人,當時沒有時常評估學生的語文水平,但沒有太多人質疑中學畢業生的中文能力不敷應用。那個時候學習中文,主要時間放在範文的教導上。老師上課,一篇一篇詳細講解,課後大都要背誦課文,考試也要深究課文內容和作法。學習也是辛苦的,特別要精解課文,對重要篇章更要一字不漏的背誦。師生對之都沒有太大的抗拒,深知學習好的事物就要付出。付出了而有所獲益,就是你的修養。對自己要求高的人,對個人修養仍是執著的,所以怨懟之聲也相對輕微的。

說實在的,嚴肅的語文學習,經過小學的磨鍊,大都能寫通順的文字,基本上的表情達意都沒問題的,只待深層次的素養提升。素養怎樣提升?文言的學習應有很主要的助力。文言文助你開拓知識的視野,接軌傳統文化,也練就精簡的表達。學懂一個四字成語,可以取代不少浮詞浪語,而且更顯文化修養。

現在不重視文言文,這個語文的基礎學習和提升的過程給阻隔了,學生連基本的古典知識也沒有,怎能融會入個人的表達之中?

新課程除了傳統的寫作和閱讀理解外,花了不少時間在日常生活語言的聽講學習上。學生分分秒秒都在實踐聽講,你又何必煞有介事要加考核?都是在講和聽母語而非外語啊!

新課程加入了綜合能力運用,說白了其實是寫作應用文。學生踏入高中,三年的時間不知花了多少來操作這個綜合能力運用考卷。稍有正常學習能力的人,要花這麼多時間熟習怎樣分辨演講詞、書信、通告、說明書之類的格式嗎?寫得好不好,還不是要看語文修養和表達能力嗎?不知是為了更佳自圓其說或是讓學生經常如坐針氈,綜合能力運用評卷參考設計了見解論證、整合拓展、表達組織和語境意識幾項,各有不同佔分。其實真正認真寫好一篇文章(也不限止應用文了),都會心中有這幾個綱目,縱使沒有這麼唬嚇人的專業術語。韓愈寫作,沒有留意見解論證和表達組織、歐陽修寫作,沒有留意整合拓展和語境意識,我不信。但他們考科舉,應該是沒有這樣的評分標準的。

中學生長期淹浸在這類實用、應用的操作中,要對這種科目的學習提高興趣,從心底下去like,相信是很困難的。可見能力導向其實是產生問題的根源。

相對能力導向,課程的設計者提出情意導向來歸納舊課程的學習設計。一個人對自己國家的語文,用具情意的態度來學習,希望得到富有情意的學習境界,究竟有什麼問題而非改變不可?中國文化,不同國別的人都會稱許為博大高深,香港學生近水樓台,能沾潤一些濡染,都已受用不盡。文言學習之中富有古典智慧,當中有個人美德的薰陶,偉大的歷史人物能給你有啟發的人生經驗,詩詞作品曲盡人性的優美清高,就是聽故事也會給你聚精會神的專注。只要有適合的課程編排,由淺入深,學生由學習而至應用,迎拒的分際應是很清晰的。

語文學習變成考卷的操練,做完對答案,做不完回家再做,長年累月,要學生由心去like,應該很難了。能力導向,導出些什麼能力?

國際學生don’t like中文,like英文,這是選擇和取捨;香港學生don’t like中文,那就是教育設計的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