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的「書法」

題目中的書法兩個字,我用了引號括出,大家應明白我的用意。

的確,蔡的書法找不到什麼藝術傳統,平平無奇,隨意書寫,一張小幅拍賣價往往過萬,或許令一些認真的藝術工作者不服氣。

但且慢,蔡的作品有價,我認為是應該的,因為「蔡瀾的書法」,重點應在「蔡瀾的」,而非「書法」。

蔡瀾無人不識,他是美食評論家、作家、電影製片人、飲食節目主持人。在這些界別糾纏一生,名氣不是白得的。有這名氣,什麼都受注重,什麼都受誇讚(例如什麼「四大才子」之一),這是人之常情(或常人之情)。

就正如早前我看Facebook,居然彈出一帖,是「黃秋生」寫的。這帖只錄出蘇東坡的詞作《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那首),再沒有半粒文字的講述了。看看帖文下方,居然有幾千個讚好和幾百個回應。換轉發帖的是我,我想應該沒有半個讚好和回應的。

我沒有妒忌,也沒有羨慕。蔡瀾、黃秋生(相信是那個吧),在娛樂、傳媒、電影、寫作、商業(餐飲、出版也是商業)各方面的成就和名氣,換來一看就有人追慕的結果,也是很正常的。

商業社會就是這樣,一切成就都以功利為目的。至於一貫嚴肅地從事藝術創作和開拓的人,不用比較,因為人各有志,能各適其適,那就好了。藝術創作始終不等同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