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蘇軾就不能寫錯字?

現藏故宮博物館的蘇軾手書《赤壁賦》中有「渺浮海之一粟」句,有論者據之得出以下論證:「根據大文豪的親筆,「滄海一粟」應該是「浮海一粟」的筆誤,後世抄寫過程中手民誤植、以訛傳訛,一錯就是一千年。」

這個說法似乎草率一點。其一,「滄海一粟」,是蘇軾故意以「滄海」比較「一粟」,以凸顯其大小之別。寫作「浮海」,就失去這意思。

其次,書法作品,很多寫了就改不到。誠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書法愈改愈出神,但這是行草,下筆較隨意,句子歪斜,字距行距闊窄不一,容許塗抹改寫,《赤壁賦》是楷書,平平正正,無法下筆修改。也不用改啊,這是藝術創作,不是教材讀本!

還有一點,《赤壁賦》創作有其特殊背景。這篇文學作品,創於宋神宗元豐五年。完成一年後,蘇軾的友人傅堯俞派人到黃州索求蘇軾近作,蘇軾親書《赤壁賦》送之。其題跋云:「軾去歲作此賦,未嘗輕以示人,見者蓋一二人而已。欽之(即堯俞)有使至,求近文,遂親書以寄。多難畏事,欽之愛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原本此作,不管是文章還是書法,在政治險惡的情勢下,就未想過傳世,當然斷不會計較其中一個錯字。

按:現存《赤壁賦》是否就是蘇軾寫給傅堯俞的一幅,已無法稽考。但是與否,其實真的不怎麼重要,就正如蘇軾手書寫錯「滄海」作「浮海」,也不怎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