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有沒有第三人稱?

有問:文言文有沒有第三人稱?

這確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文言文中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採用很普遍,前者有「吾」、「我」、「予」(「余」)等,後者有「女」(「汝」)、「爾」、「若」、「而」、「乃」等。偏偏白話文的他,在文言文中找不到相近似而慣常用的取代詞匯。我翻查學習文言文的權威教材《古代漢語》,指出「其」和「之」同屬第三人稱。「『其』字略等於現代漢語『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於現代漢語『他』、『她』、『它』」,並舉例子如下:

「管仲以其君霸,孟子以其君顯。」(《孟子.公孫丑》)

「愛共叔段,欲立之。」(《左傳.隱公元年》)

我想這樣的解釋,大家應是不滿意的,因為即使「其」和「之」可代替第三人稱的「他」,但其實只是一個代詞。古代漢語中直接稱「他」的,應該是「伊」。《說文解字》:「伊,殷聖人阿衡尹治天下者,從人從尹。」只有舉事例,沒有解字義。但「伊」字在《詩經》中使用普遍,《秦風.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伊人猶言此人,有「他」的含義。《詞源》舉出《詩經》多個例子,「伊」還有多種用法。

一、《邶風.谷風》:「伊余來塈。」伊是助詞,無義。

二、《豳風.東山》:「不可畏也,伊可懷也。」伊作「是」解。

三、《鄭風.溱洧》:「惟士與女,伊其相謔。」伊作「於是」解。

這些例子,和《秦風.蒹葭》把伊作「此人」解沒有相悖,可以並用。

《詞源》還舉出文言文中用「伊」的兩個例子:

「王僧恩輕林公,藍田曰:『勿學汝兄,汝兄自不如伊』。」(《世說新語.品藻》)

「擺頭撼腦花園裡,將看春光總屬伊。」(白居易《李德裕相公貶崖州》之二)

這兩個例子中,「伊」都作第三人稱用法。

其實,把「他」稱作「伊」,還保存於現今的閩南語系中,可以推測是語音逐漸發展,但閩南語系還保留它的古音。

不說不知,現代作家魯迅作品中就有不少用「伊」代替「他」,舉幾個例子:

「伊自己也不知道怎樣,總覺得左右不如意了。」(《補天》)

「車夫聽了那老女人的話,卻毫不躊躇,仍然攙著伊的臂膊。」(《一件小事》)

「於是遞給伊一疊簇新的中交票,臉上很有些得意的形式。」(《端午節》)

    是不是江浙口語也保留用「伊」代替「他」?

古代口語中,最少早到唐代已用「渠」字代替「他」的,例如元稹論杜甫詩的「憐渠直道當時語,不著心源傍古人」。到了宋朝更普遍,如朱熹《觀書有感》:「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楊萬里《鴉》:「稚子相看只笑渠,老夫亦復小盧胡」等。這些例子中,如把「渠」解作溝渠,便很笑話了。

廣東口語稱「他」為「佢」,「佢」和「渠」一音之轉,可見廣東口語其實保留了古音。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