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2013
問題不是有錢人讀國際學校,冇錢人讀官津學校這麼簡單,貧富懸殊也反映在教育質素上。
不少家長送子女讀國際學校,除卻些少炫耀的心理外,其中一項重要原因是官津學校教學壓力沉重,他們認同國際學校沒有功課壓力,學童在輕鬆學習的環境下成長。但「唔使做功課」要「用錢買」,你說是不是很諷刺?
為什麼官津學校學習負擔沉重?有很複雜的因素。資源分配是其一。香港的資助大學學額長期只停留在百分之十八左右,要爭逐這些學額,一定要及早籌謀,自中學以至小學便要進入作戰狀態。其次,家長望子成龍,小學生希望升上band 1名校,要讀英中;中學也要打其位置戰,英中要保留英中位置,中中也想升格成為英中。即使定位已確立,還須用公開試成績來說明教學效能,加強學習的施壓,是唯一途徑。
另外,教學行政的權力操控在一群功利的學校管理層手中,這些人大都缺乏教學原則,其辦學「理想」亦只表現在如何把學校升band。如你在公開試中拿取亮麗數據,肯定得到校董會認同。他們活在扭曲操作的教育染缸中,既推動、亦承受壓迫性教學的循環和苦果。
近年直資盛行,但除非是平民版的國際學校,否則教學的施壓和官津學校如出一轍。
這造成學校類別雖有三,教學實踐方式卻僅餘二:壓迫性學習與非壓迫性學習。如果說學童成長過程中還須關注其身心的健康,顯然富者在國際學校,貧者其他學校了。
有沒有方法改變教育劣質化的過程?最理想的自然是從資源分配著手,增加大學學位,創造更多升學途徑;實施小班教學,讓學校的升學壓力減低,使競逐的心理淡化。
其次,教育局不止要扮演政策的頒行者角色,還要扮演教育的監察者角色。要嚴密注視學校有沒有違規操作,有沒有濫施教學壓迫的權力,有沒有濫用資源,不按《教育條例》和《資助則例》從事「資助教育」。
暑假將屆了,不少學校師生只有一兩星期的假期,學校編排了密麻麻的補課,嚴重違反了九十天非教學日的《教育條例》;不少學校已是朝八晚八,教師是活在一個充滿焦慮及壓抑的學習囚籠中。學生不也是這樣嗎?社會不同角落充滿著體格孱弱、深度近視的「填鴨」群,快樂的童年就是這樣給成年人設計的世界埋沒了。活潑生命中的「貧」,是不是已到了如臨深淵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