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2009
教育近事兩則,似乎教育專業又給拿來開玩笑。
近年學生盛行補習,風氣不止(學生)走出校園,甚至(老師)帶入校中。據報章報道,由於要應付會考,補習名師「到校服務」趨勢增加。補習內容當然圍繞應試技巧分享、開設專攻考試策略的補習課等。如果純粹要求「目標為本」,也沒有什麼所謂,倒是一些原則和細節卻易引起爭議。
有學校希望提升中國語文科的應試能力,理由是會考中文科自2005年實施重大改革,試卷由二改五,新增聆聽、口試、綜合能力等卷。由於學校課程緊迫,老師根本不易兼顧。補習目的強調應試技巧,讓學生有較多機會操練試卷。
但我想世間總不應有一個課堂不能教完,或課後無法掌握的課程。如果有,正途是向課程發展署反映,希望刪減或改善,而非刻意求工,造成惡性循環。
翻閱《中國語文課程及評估指引》,新中文課程的宗旨是「培育出善於溝通、有獨立思想、具批判精神、富創意、能解決問題、有審美情趣、有道德操守、體認中華文化、樂於終身學習的新一代。」這段說明,是否陳義過高,不切現實,可另作討論。但課程的規劃原意,未嘗不是希望學生把語文學習建基於日常生活的歷練中。語文課外,學生每天接觸中文資訊,無時無刻都在學習聆聽,都有機會表達,這些都是潛移默化工夫,恐怕並非短期的操練可達到成果。
事實上接受訪談的校長也提到一些細節,當中不無可議之處。例如說「課程旨在為學生『補底』,並非鼓吹補習」、「(牽涉教師)應與導師緊密合作,不能假手於人」、「應該跟導師有充分溝通,清楚說明課程要針對學生什麼需要」等。說話者似乎有些醒覺:不應鼓吹補習、也不是要教師躱懶。但你一方面請人進校補課,一方面又說「並非鼓吹補習」,有沒有矛盾?明白事理的成年人或許不會質疑,學生怎樣看?會否覺得老師不夠「料」,要請「外援」?老師形象會否受損?老師為何要額外花工夫跟「導師」「緊密合作」和「充分溝通」?會否令原本沉重的工作百上加斤?
據另一則新聞,近年社會強調家校合作,家長要面對新世代子女的教養問題,教師作為專業人士,要學習與家長協作,甚至肩負教育家長的角色。此所以,某大學教育學院開辦「家長教育」碩士課程,讓學員探討正確的親職理念,以及為人父母的成長和發展。負責課程的研究所所長強調,家長是一個終生身份,「這個身份不會因子女成長而改變。由父母做到祖父母,家長生涯都是持續發展和成長的。家長教育的重點,就是讓大眾體現這個身份的意義。」說來也的確語重心長,但反覆探索,我卻怎樣也看不出為何「教育家長」的擔子要由教師來肩負。教師的主要責任是增強任教學科的專業發展,教好學生,如果連什麼「親職理念」、「父母的發展和成長」都包攬上身,恐怕會嚇壞不少年輕的(論歲數可以做家長的子女)教育從業者。
難怪有論者謂,教育局推行教改,總愛搬出一個口號:一切為學生、為一切學生、為學生一切,彷彿達不到這個標準,教師就是不思進取,不夠專業。也難怪有調查推算全港有七千教師(較一般市民高出三倍)患上經常焦慮症。
不禁要問:社會習慣吹皺的一池春水,究竟干卿(按指教師)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