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2008
教育局長孫明揚公布(接近落實的)教學語言微調方案,中文中學可在2009學年開始設英文班。有暢銷報章大字標題「母語教學死亡」,這是和現實不符的。要是學校可在全無限制的情況下選擇教學語言,導致母語教學式微,這才是「死亡」。現在英文班還有限制的,要符合學生、教師和學校配套相關條件,哪母語教學去「死亡」還遠呢!當然,一個主權國治下的土地「母語教學死亡」,會是何其荒誕的事情。這是題外話。
新標籤取代舊標籤
與其說新政策導致固有現狀的生或死,毋寧說是肯定了教學語言版圖的新劃分而已。微調政策一個預設的結局:中英語文分流的一刀切取消,改由學校的現實情形決定。即是說強化85%學生能接受英語學習和老師須符合任教要求,才可開英文班。貫徹這個條件,英中有可能部份班別要改行中文施教,中中有部份班別可改用英語。這做法固然可以消除中英文中學的標籤,但卻同時誕生多個另類的不同標籤。有學校反對分流,認為政府把分流壓力推卸給學校,造成更惡劣分化。有的更直言是把「上落車」機制轉移至校內,要學校承受壓力。壓力有沒有很難一概而論,但不能否認,明確的分班能杜絶由學校自決而導致的「掛羊頭賣狗肉」,對教學質素的維持要記一大功。
「心水清」的人大概會發覺,反對一刀切中英分流最力的中文中學,微調政策後所得其實並不很多。最大的贏家卻是原本及不上英中的條件,而應在「上落車」機制實行後「落車」的英中。這批學校,據粗略估計有三數十間,在微調方案後「倖免於難」,仍可稱為英中,儘管有個別班別要改為中文班。爭取自決不果,但又能在新制度下開設英文班的中文中學,其實只是「慘勝」。「勝」的是不再被目為純中中,在家長選校推介會上可大事宣揚,增加收生本錢。但中英文班同時存在,卻大大加強了學校行政的混亂。
一校兩制
一般人理解要「一校兩制」:用中英文兩種課本、擬中英文兩種試題、分中英文兩批老師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編班制度的靈活度要凍結(中英文班升級不能流轉互換)、學生讀好書爭取入好班的動力受打擊、校內存在同學間質素優劣分野的擴大、家長對學業成效的投訴會增加、爭取子女入讀英文班的呼聲喋喋不休,更可憐的是未符英語施教條件的個別老師會被指令英文增值。
自然,在新政策中輸得最慘的是一班英文班也開不成的中中。原先它們已有中中的標籤,現在再加一個「純中中」的新標籤。「純中中」標籤和「質差」標籤相去一箭之遙——儘管實質上的優劣並不應以此為分界。
不要誤信爭論教學語言是嚴肅的樸素的學術議題,說到底只不過是學校定位的一場肉搏遊戲。回顧母語教學政策,強制全用母語不滿意,中英分流不滿意,「上落車」機制不滿意,分班施教又不滿意,爭來爭去就是一個有利自身的標籤。英中、英文班之類的不同標籤,有點兒像產品的「Q嘜」標誌、餐廳酒樓的「優質食肆」標籤,是用來招徠顧客的。教育,在香港,是另類的市場化活動,鋪演著原始的森林定律——是否認同,就由你來「自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