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教育觀點」?

22/4/2008

中英教學語言的爭議,逐漸變質為教育原則和市場策略的爭議。

從前,中英夾雜是頗認同為教學的禁忌的。老師進入課堂,如果用英語作教學媒介,都儘可能不用中文講解,一方面是相信學生有能力以英語接收而不拖累教學質素,另一方面也認為中英夾雜會做成思維與表達的混亂。

大概因為學生語文水平江河日下,即使英中也有需要以部份中文講解了。從教學(其實是考試)效益來說,這無可厚非的。當然更要冀望學生能「執生」,用中文解明了,請你作答時轉用英語。但市場還是崇英貶中的,只要教學過程叫得做英語施教,社會人士(除了進入課室觀課的教育局官員)也不介意中英夾雜。當然,學生更是拍掌歡迎的。

學好英語等同教育?

從前,「掛羊頭賣狗肉」是一句頗有貶意的說話。一墮入這個窩臼,多多少少有些欺詐成份的。但在市場主導教育的大氣候下,為博在學校圍牆以外監察學校運作的家長的青睞,教學過程愈牽涉多些英語,愈能穩固學校的定位。當然把責任完全推到家長身上有些不公平,事實上圍牆以內的運作者有時也自覺要從俗一些。如果更坦率地把教育比擬作買賣的流程,買家要什麼,賣家是毋庸置喙的。於是,能夠「掛羊頭賣狗肉」而做到交投暢旺,總好過「掛羊頭賣羊肉」而導致門可羅雀。

據說,一切都是為了提升英語水平而做的。當然更震撼的理據是為了提升進入大學的比率而做的。但認真的從教育觀點看,質疑是免不了的。首先,中學教育目的是否就在於讓全數學生考進大學?如果真的訂立這個目標,哪簡單地全面放任教學語言就可以了。總有些學校是有心有力的。全用英語提升了英語水平,提升了英語水平增加了入大學的比率,大家共同創造一個喜劇的結局。但晦澀的現實卻是:大學學位只有適齡學生的18%,即是說即使全部學校轉為英中,仍有很大部份學生上不了大學。

其次,教育的目標是否只為學好英語?提到這點,即使最熱中支持英語學習的人似乎也不便毫無保留的點頭認同。人們習慣用德智體群美來衡量教育的成效,用英語學習是助長了還是限制了五育的發展,「過來人」太多了,答案是可呼之欲出的。

思維能力的匱乏

最近看到香港中文中學聯會前主席的一篇文章,駁斥中大研究報告的誤導性,當中引用了精密的數據,結合教學實踐來作論說,讀之頗能令人動容。篇末指出為教育局而作的跟進研究的問題中,就有關「高階思維能力」(High-order thinking skills)一項,似乎找不到研究結果。這一質疑,頗能點中時下芸芸眾議的盲點。你追蹤來追蹤去,如果結論只是英中生入大學的比率高於中中生這個盡人皆知的事實,大眾不免有一個期望:有沒有研究可以追蹤調查,香港學生進得入大學,是否思維能力、創意能力不及先進地區的大學生;是否踏得上大學的門檻,不少已有身心俱殘的感受,再提不起勁去追求什麼知識或生活情趣?當然更有一大群進不了大學的學生,他們的求學過程,是不是不必要地給弄得過份艱辛,前半生美好的青少年時光就營役於沉重的學習重壓之中?

能不能夠多些從教育觀點,而不是從市場策略思考問題?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