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2008
回歸以後,母語教學發展經過三個轉折,現實的背後,可用理念分析。
回歸之初,教育署頒佈《中學教學語言強力指引》,要求學校全面施行母語教學,是為母語教學第一個轉折。表面上,此一被理解為妄顧客觀現實兼擾民的政策,卻能看出某種理念的倒影。從政治層面看,一個地方主權回歸,教學語言順理成章要恢復採用本國語言,這是主權意識凌駕任何現實—包括教育—之上。這不能說不合理,正如本報同文所舉一個生活化的例子:你叫德國人不用德語學習,德國社會可能會閙革命。理念如此,當然現實也要做適當配合。假設當時執著目標,以時間作協調,母語教學政策未必會給弄得半湯不水。
市場機制決定英中數目
到了二零零五年十一月,教育統籌委員會發表《檢討中學教學語言報告》,提出二零一零年教學語言上落車機制,得到接納並落實推行。這是由主權理念轉移到學習理念:明白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但同時了解英語教育不能遍施於每個學生,是以教學語言要分流。《報告》引用「Angoff釐定標準」,指出香港約有32%-40%的中一學生可以用英語學習大部份科目(參看《報告》附件五),據此調節出能取錄85%此類學生的學校可以成為英中,日後上落車亦以此為據。這項政策,因應現實的需求,較能照顧由語言轉換而引發的學習分歧。85%成為了英中數目的可加可減機制,把教學語言的選用和市場的供求掛鉤。自然有人質疑85%的確切性。教育的完美主義者認為應把數字提升到100%,免得損害了不能用英語的15%的學習利益,但英中卻擔憂85%的堅持會導致英中下車。曾有人估計堅持85%的標準會令英中數目銳減三十至四十間。當然抗拒分流者也提出標籤效應的消極影響。英中包攬最優秀學生,中中自然被標籤為較差學校。崇英輕中的現實,母語教學的優點被置若罔聞。百多年的語言劣勢,企圖轉轍只有數年,儘管有關當局一貫支持,最終是敵不過現實而給否定了。
中英夾雜愈演愈烈
最近教學語言有所微調,容許學校作分科或分班採用英語學習的自決,這是母語發展的第三個轉折。自決代表中英文學校的界線給模糊了,而自決的取向一定是以英代中。這個發展趨勢,令教學上的主權理念消融,即使學習理念也未必能有效維持。自決受社會風尚和家長意向牽制,會不會以學習效益為唯一取決依歸?即使政策當局如何監察,中英夾雜必然成為發展趨勢。中英夾雜出現在學生與學生之間(如分班分流)、出現在科目與科目之間(如分科分流),甚至出現在學習過程之中(如英文課本、中文講授)。不要忘記中文中學絶大部份學童不適宜用英語學習,偏偏英語學習能力很大程度又等同整體學習的能力。把一小撮勉強可用英語學習者分來分去,時中時英,說最終仍能保持教學效益,不知是根據甚麼教育原理。
中英語文分流一個基本信念,就是儘可能利用單一(不管中英)語言作為主要教學語言,使中英混雜存在的可能性減到最低,彰顯學習效益。母語教學發展的三個轉折,是理念和現實爭衡折衝的過程,是朝理想方向進發還是退卻,不妨深入細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