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門

18/7/2006

香港教育運作有一個頗為別緻的詞語—「叩門」。事緣:每年小六升中一,中學都有為數幾個至十幾個的自行分配學位,按個別標準收生。小學生派位不理想,紛往目標學校「叩門」。

學校是多類別的,水平高低有所不同,自行分配學位因而亦有價值高低的分別。「差校」的這類學位,跡近「乞人不屑」;「好校」的卻可「吊高來賣」。據聞,沙田區就有一兩所英中,十個「叩門」位卻招來超過五百個申請,競爭激烈可想而知。

叩門折磨學生

伴隨著「叩門」這件事,好事者自然善頌善禱,為莘莘學子提供些「叩門貼士」。某報章提供:切勿漁翁撒網,叩門學校應以三所為限;面試時衣著要大方得體,避免穿名牌;要預先了解心儀學校資料及「強項」,答題時投其所好;要儘量表現自己的能力,但切勿「show off」;態度要淡定大方,但不應「失失慌」;要表現出志氣,但切忌「沙塵」……。

區區一個小六學生,如能做到上述多項,境界距離得到奧斯卡金像獎是不遠的。學校嘛,大概也應以「其門若市」而驕矜自喜了。有些學校明言「叩門」筆試的難度會略高於一般水平,名校的「叩門試」更會「相當深」,是否有些少建基於虐人的心理,讀者可自行判斷。不管如何,學校在「叩門榜」上了位,意味你的成績被公眾(其實是該區家長)肯定,也能締造絶佳的宣傳效果。

叩門製造崇卑分際

本來一件事情,純乎規範於供求鐵律,牽涉其事者,就正如孫權打黃蓋:「打者願打,捱者願捱」,旁人沒得置喙。我卻對「叩門」的「叩」字較有興趣。大概「叩」應是「敲」,和「拍」同義。學生「摸上門」去一間學校,「敲門」好,「拍門」也好,都是一種求見的招呼,用上「叩」字,即時聯想到「叩見」、「叩拜」,滿有封建意識。再想遠些,「叩頭」更是極權帝國臣子向皇帝行禮的方式,聞名中外,kautow已成了現代英語的一個詞匯。

較現實地看,中學校長以公帑支薪,應算是半個公僕;津貼中學全受政府資助,應算是全個公營機構,求見者與接見者本無地位崇卑的分別。現在有人甘於「叩門」,是在利害交葛下「甘拜下風」,儼如古代賜祿者與受祿者的關係了。

「叩門」成功是否一了百了?回到現實世界,其實最終還不是和一般考生無二,要經公開試的考驗,你的真材料或許才是最重要的。個別學校自行收生,「左揀右揀」,說穿了又是鋪演著「擇優而教」的老調。否則贈你二三十個band 3學生,你能有教無類,培育他成材,才真的見到你的神通廣大。

五百四十四人爭十個學位,意味著有五百三十四人會是失敗者。無辜的小六學生參與這麼一個成年人設計的遊戲,飽嚐煎熬與挫敗,背後的動機原來還是那一句:「是為你好而已」。這是一種甚麼制度?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