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業隨逝水?

9/1/2007

教師壓力,一直以來聚訟紛紜,似乎已翻弄不出甚麼引人注意的新思維。教師壓力調查委員會在上月提交報告,似乎只是給有關人士一個重申教育問題的政策(或看法)的機會。比如說,委員會主席高彥鳴表示教師壓力源自多方面,也承認教改的確構成教師壓力,在旁的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隨即強調「教師普遍支持教改」,並指學生給予教師的壓力遠大於教改。教育專業人員協會也同時發表自行調查的結果,重申停止殺校和推行小班教學是解決問題的必要措施。

一方不承認政策出問題,一方重提被否定的政策,可見壁壘是分明的,也無助問題的解決。回頭看看委員會的主要建議,例如減少教師每週節數、增加更多常額教席、提供有薪進修等,不用做甚麼調查研究,是任何人都可屈指舉出的措施,但對應現實,是以清熱藥餌治痼疾,藥效是存疑的。

痼疾的源頭

不過,話得說回來,報告的建議雖較「行貨」,但所披露前線教師意見,卻可約略窺見痼疾的源頭,讓問題有較清晰的顯像。筆者看到問題發軔於兩方面:一是如何適當地看待教育專業的問題,另一是學校行政管理的問題。先談前者。

慣常的推理是:教育統籌局推行教改,由此而引發出多樣化的行政工作,超出教師的負荷能力,壓力隨之而生。報告很清晰說明:教改擴大了教學的定義,為教師增添行政與文書工作;教統局推行政策的方式,增加工作量和壓力。

然而,熟知教學運作的人,應了解教學與行政在某一程度上是不可分割的,而行政工作的參入卻有時可提升教學的效益。更簡單的道理是:和教學有關的行政工作不能隨便假手於人。筆者很認同報告所提出的一個意念:不少教師教學工作繁重,但卻支持教改,只要工作與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關,教師便樂於應付,也能夠適當處理。

教師應自主如何「發展」

這是一個教學專業操守問題。如果認同能夠入職的教師,都受過訓練,應具有一定的專業能力,哪教學與相關運作流程便應完全交由教師負責。教師如何專業「發展」,似乎不必用甚麼行政手段加以干預。但對教師完全的信任是談不上了。教育統籌委員會設計了教師三年進修一百五十小時的計劃,如果原意是提供機會讓教師開拓視野、累積知識,並不為過。但只要想想三年一百五十小時的量化概念,內涵又極精嚴細密,說沒有預設目標便很難令人信服。及後的「軟指標」說法,只是因應現實情況有所調適而已。然而有教師便反映了:有學校借箸代籌,仍以這個指標來衡量教師的「增值」情況的。由此,壓力便不能免了。

政策局不重視教師專業地位,還清晰地反映在教改策略的推行過程上。調查資料有一種清晰的反映:教改推行太急太快,很多時候更出以一種由上而下的粗暴手法。自教改推行正式上馬以來,措施之多、意涵之廣,炫人耳目。多樣化的變革,其間沒有經過詳細的諮詢,我不敢說,但如果相信事物只容許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說教師不抗拒繁多的改變而能完全承受,也是一種遠離現實的想像。要政策的執行者願意付出,有所承擔,政策的設計者和執行者雙方必須具有共同的價值理念,而其基礎則建基於相互的尊重。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