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需要公信

7/2/2006

農曆新年前,教育政策可說經歷了風起雲湧的一個月份。兩名教師相繼自殺,羅范椒芬的涼薄言論,在教界引起頗大迴響。為了平息「民憤」,教統局拋出三項措施,以圖降溫:設立「教師陽光熱線」、增加十六億五千萬「學校發展津貼」、設獨立委員會研究教師工作壓力來源。一月二十二日「教協」發起超過萬人的遊行,教統局發言人就遊行回應時強調,教育改革是以學生利益為本,經過充分諮詢,並取得支持才落實逐步推行,而有關政策並非個別官員的決定。

正反兩方,即使不是針鋒相對,也是壁壘分明了。遊行後政府的三點聲明,我是解讀到一些譴責的味道了。「改革是以學生利益為本」,教師抗拒改革,不論是出於對改革的本質或緩急步伐的質疑,潛意識就是「不以學生利益為本」。「經過充分諮詢,並取得支持才落實推行」,哪教師的請願是無理取鬧了。至於「有關政策並非個別官員的決定」,則無論「倒羅」「倒李」,更可說是別有用心,政治不正確的行為。

政策進退失據

但從另一角度看,政策局這樣的強政勵治、擇善固執取態的背後,卻又流露策略推行過程中虛弱無力或自相矛盾的一面。教統局本來在紛爭一開始就甚麼都不需要做的,如果認同政策的推行當中有一個自我肯定的過程。然而,設立「教師陽光熱線」,意味教師確需要紓壓。需要紓壓,無疑肯定教師有過重的壓力。十六億五千萬的「學校發展津貼」,我很相信如果不是羅范椒芬說話涼薄,引起公憤,教統局是不會主動拿出來的。拿了出來,不就是承認對教師支援不足,政策還有改善空間嗎?再不要說為了紓緩紛爭,原來二零零六年基準試達標預設的「死線」還可退讓,並考慮讓一些尚欠一卷未過關而得到學校推薦的「肥佬教師」留任。一月十六日「課程發展署」的陳嘉琪博士和「考評局」的張永明博士聯署在報章發表文章,主張「公開筆試」和「校本評核」應該「相輔相成」。但前一陣子,「考評局」不還表示「校本評核」是否延遲或暫時取消,可以再作檢討嗎?至於縮班殺校政策,教統局一貫的解釋是:由於出生率急劇下降,學校出現過剩,設若你的學校辦得不好,家長不選擇你,你也不應再花納稅人的錢了。但一月二十五日《明報》的頭版說「津中議會」建議中三至中五凍結縮班,羅太不是稱「合理並允積極考慮」嗎?現在就連教師進修一百五十小時也清晰說明是「軟指標」了。

政策基調並不堅穩

以上這些例子,不都足以說明,政策推行的基調,原來都不是怎麼堅穩的,遇到了質疑或抵抗,原來是可以修補修補、調校調校的。那麼,「經過充分諮詢,並取得支持才落實逐步推行」,如果不是一個假象,就是一個誤解了。

逾萬人本著一個共同目標站出來抗辯,不要說這逾萬人是曾經被認真地諮詢和安撫了。一個政府確乎需要一點點的公信力,推行政策,才能事半功倍。缺乏公信,緩急倒置,朝令夕改,恐怕不是單徒一句「不是問責官員,不用辭職」或「有關政策並非個別官員的決定」之類的答辯便可略濟燃眉之急,而思推搪過去的。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