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02
每次讀到中二語文教材《楊修之死》,內心總有些疙瘩。這是一篇節錄自《三國演義》的小故事,內容寫到楊修被曹操殺害的原委。故事中寫了楊修賣弄小聰明的事情七樁,最後因「惑亂軍心」的重罪見殺。《楊修之死》選入語文教材已是很久遠的事。這個故事簡單易明,情節亦生動有緻,而且「教訓」深刻,大概相當「深入人心」。於是,楊修「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他喜歡賣弄小聰明,不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最後招致殺身之禍,用口頭語說就是「抵死有餘」而已。編選這篇教材入語文課程中的人大概亦不能否認這個出發動機。
自然,生活在封建君權時代,人命輕如草芥,看到楊修見殺,人們習慣上只會誇讚曹操險仄有謀略,譏評楊修幼稚無識器,「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矣」,楊修不免自詒無先見之明之誚。只是,一則完全違乎史實的小說內容,出之以稀鬆平常的筆觸,導人於預設評價之中,便不免有些厚誣古人,誤導蒼生的況味。
中學教材的編選者,大概是沒有計劃把事實告訴學生的。楊修史事,見諸史籍相當簡略。《三國志.魏書》《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記曹操因「楊脩(按即修,下同)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於是以罪誅脩」,如果結合曹丕即位後「誅丁儀、丁廙並其男口」(《世語》載楊修「與丁儀兄弟皆欲以植為嗣」),大概就是魏國曹丕曹植兄弟爭權的犧牲品。反而裴松之注記脩事蹟較詳細。裴注引《典略》謂脩「謙恭才博」、「脩總知外內,事皆稱意。自魏太子已下,並爭與交好」。裴注收錄曹植致書楊修(《與楊德祖書》,收蕭統《昭明文選》)與楊修答植之文,文獻所見楊修完全是一謙恭自持博學能文之士。真正觸怒曹操的是「脩前後漏泄言教,交關諸侯」,但這罪名卻有些「莫須有」意味。至於楊修智鬥吳質見敗(「以簏受絹車內」事),則完全是尋常人思慮偶有疏失弱點,絕非貪勝不知輸、「恃才放曠」之屬。
客觀地說,《楊修之死》一文之中,「雞肋」、「闊門事件」、「一人一口酥」和「曹操夢中殺人」幾個情節,大抵是羅貫中鄉壁虛造,用以製造戲劇效果。可楊修作為一個歷史實有之人,便因此蒙受千古不白之。學校教育學生明辨是非,即就此一點來說就有些過份了。如果說語文科的學習,只是以語文素材學習語文知識,不涉價值觀念的灌輸,顯然是相當偏頗之見。尤其中文作為母語,學生學習漢語的同時,自然少不免要學習傳統思想價值。求真,作為智性教育的重要一環,我們有理由要求在中國語文課程中得到體現。《楊修之死》一課,題材大多出自小說作者杜撰,把一個真實有血肉人物給扭曲了,無論如何不值得鼓勵。如果想學生多讀一些小說作品,初中課程中,《三國演義》其實已選錄了《孔明借箭》一課,課文中突顯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周瑜的恃才傲物、魯肅的正直魯鈍,人物形象大抵切合史實。題材引人入勝而同時能鼓勵學生多讀章回小說的,難道就不能在《水滸傳》《西遊記》等著名作品中找到,必須《三國演義》才值得特別的青睞嗎?
孟子說「知人論世」,語文教育何嘗不須要「知文論人」、「知人論事」?可課程發展當局並不著意提倡,而教科書編輯又過於著重課文內容寫作技巧的分析,而忽視篇章在創作和流傳過程中所隱蔽了的真實視象。目下中學語文教材中,比如說,陶淵明《桃花源記》(中二課文)中的桃花源,原型應在哪裡?和陶淵明的生活經歷有沒有關係?崔顥《黃鶴樓》(中二課文)的第一句為何應該是「昔人已乘白雲去」,而不是流傳的「昔人已乘黃鶴去」?范仲俺為何沒有到過岳陽,卻寫出了《岳陽樓記》(中三課文)?這對《岳陽樓記》的創作帶來甚麼影響?《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為甚麼是明代人的作品,而非出自岳飛手筆,數百年來蘊構了一個美麗的誤會?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五課文)中,柳宗元為何到了永州四年,才「始得」一個海拔不過二百公尺的西山,並煞有介事地獎譽為「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五課文)詞下闋首三句為何有可能讀為「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至如周敦頤的《愛蓮說》(中二課文)、白居易的《燕詩》(中一課文)等,兩個作者,一個是道學先生,一個是提倡詩歌主要是要發揮喻世功能的,他們不約而同的把個人的理念與價值觀,灌注到尋常物態的吟詠中,對詩文的創作會否帶來負面的影響?最近在一個講座中,羅慷烈老教授甚至質疑《陋室銘》(中一課文)是不是真的劉禹錫的作品。
可以想見,中國語文課程中的古典部份,真是罔罟處處,但不通究事實,又怎能深入作品中,見出作者的真情實感?可惜的是,現今的語文教師,大多是「照本(語文課本)宣科」,難得對教學素材獨具慧眼的;教科書的編製者,又大都是善於玩弄花巧的商人,製作出一套套幾乎是全同不異美侖美奐的語文課本,有誰甘心把資源「虛耗」在嚴謹的考證上,在課文的分析中,作些最起碼的提示?那語文教學不是很容易走上一條歧路上去嗎?根本的問題是:我們教學的理想,究竟是要透過不同教材,訓練一個有思辨能力的受學者,還是千人一面地,做一個人云亦云的、不辨真偽的盲從者。在舊課程臨近終結、新課程即將登場的時候,真的很想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