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情願《紅樓夢》有續書嗎?

《紅樓夢》第二十二回脂硯齋批語:「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嘆嘆!」證實曹雪芹未完成《紅樓夢》就已逝世。一般相信現在流行的《紅樓夢》,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原作,後四十回則是高鶚續作。

但現行最流通的這部小說,都以一百二十回為一個整體。比如1996年中華書局出版的《紅樓夢》,上中下三冊,每冊四十回,第八十回和第八十一回幾乎是「無縫交接」,對《紅樓夢》版本沒有認識的讀者,可能不知這部書是由二人寫成。這個標點本、也算精心校閱的小說,2001年在香港再版,是最普及的小說讀本了。

《紅樓夢》研究學者俞平伯用心校閱多個《紅樓夢》版本,在1958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紅樓夢八十回校本》(也是中華書局版的依據版本),全書四冊,第一二冊是前八十回,第三冊是「校字」,第四冊則是附錄的後四十回。後四十回前要加上一個「附錄」的標示,原因是俞很不滿後四十回的寫作(後詳),這個標示算是把這本書的前和後做了一個間隔,但始終都要把後四十回附印,目的當然是希望這部書有一個「整體」,滿足某些人讀完「全書」的願望,這是很無可奈何的選擇。但沒有對《紅樓夢》有深入認識的讀者,對此安排又有幾分心領神會呢?

當然從好處想,《紅樓夢》既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後人在可能的條件下去把它完成,使之變成完璧,用心未必為不善。但《紅樓夢》卻是一部很奇特的創作,原因是它在情節的安排上有很強的預示性。《紅樓夢》第五回「遊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寫賈寶玉到了太虛幻境,在警幻仙子的引領下,看到了「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和「又副冊」,寶玉拿起一本來看,其上有圖畫和字跡,寫著不同詩句,這其實是小說的主要人物的下場啟示。

我們看看【第十四支飛鳥各投林】:「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看破的遁入空門,癡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很顯然小說的結局是以悲劇收場。但續寫《紅樓夢》的高鶚,卻以賈寶玉最後中鄉魁終結。雖然寶玉高中後還是跟隨一僧一道出家,勉強符合了前述遁入空門的預示,但賈政還朝陛見,把寶玉之事上奏,皇上賞了個文妙真人之號。而賈家在賈蘭也是中舉之下,最後復興家業,沐浴皇恩,延續世澤,結局安排則明顯有違作者原意。

俞平伯很不滿高鶚的續作,他的《紅樓夢研究》中的一篇文章《後四十回底批評》,分析高鶚這樣處理情節的動機:「至於寫受封真人之號,依然又是一種名利思想底表現。高鶚一方面羨慕白日飛升,一方面又羨慕金章紫綬,這真是封建時期士大夫底代表心理了。」《紅樓夢》的原主題是反封建,但落入續書人手中,便創設了維護封建的主題,你說是不是很諷刺的事情?

而對於小說的主角賈寶玉對功名的看法,高鶚是盡情扭曲了。前八十回中寫賈寶玉的離經叛道,對功名利祿極端痛恨,他罵熱中功名的都是「祿蠹」。賈寶玉和林黛玉互相欣賞,就是這點點對生活的看法的相同。小說的第九回寶玉說「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按指考功名之事)不成?」第三十二回也寫寶玉欣賞林黛玉,「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來的還覺懇切」,可是到了後四十回,只不消兩個回目,即到了第八十二回即變成了「黛玉贊美八股文,以為學舉業取功名是清貴的事情。」

俞平伯條分縷析,在《後四十回底批評》中摘錄了不下20處是高鶚續作違背了前八十回中的人物結局預示的,這裡不詳細引述了,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參照。

一部主題和情節違反原作者不少構想的「著作」,偏要被附於原作之後,甚至被視為同一部作品,這是文學界的一件憾事。高鶚「附驥尾」,個人名聲得以因續寫《紅樓夢》而流傳,而其迂腐的功名思想,把《紅樓夢》的主題扭曲,罪過恐怕不下於清朝金聖嘆為不滿水滸英雄受朝廷招安,硬生生把百二回的《水滸傳》砍伐為七十回,破壞原作的構思。

曹雪芹反封建、反落後封閉思想,透過賈寶玉和相關人物的行事為人描劃,令社會意識推進何止百年。可惜一部偉大小說無法完成,後幾十回又被僵化思想拉回原地踏步,這是足供喟嘆的地方。這樣看,你情願《紅樓夢》就讓它白璧微瑕,未完成的情節,就讓讀者、研究者推敲、領會,還是勉強要讓它「完璧」,卻對原作做成不可估量的傷害?

19/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