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撤教師衝擊學校管理文化

25/6/2003

      過去,殖民地管治者有一句格言:「不要搬動石頭,因你永不知道石頭下面有甚麼。」特區政府成立將近六年了,所搬動的石頭可多,有政治上的石頭,有經濟上的石頭,有法律上的石頭,現在是教育上的石頭了。

四月底,教統局突然取消中學人手自然流失政策,要學生逼滿40人才可開班。縮班代表有學校教職員須要離職。隨著出生率下降和舊區老化,縮班而導致教職員過剩的問題將困擾教界一段時日。

超額是學生,不是教師

 這是一種毫不切合實情的困擾。長期以來,超額的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打從1992年開始,教統局建議,由小一開始,每班逐年減少一人,中學應由40人減至35人。1993年正式推行此政策,預計2002年小六每班35或30人,2007年中五級減至35人。這個政策到了1997年被擱置,小學每班平均人數提升至34.5人,中學生人數維持不變。現在是變本加厲,硬性規定要40人才開一班了。

        如果說每班學生人數能否逐步縮減是檢視教學質素能否逐步提升的一個重要指標,教育官僚的出爾反爾,是因財困的經濟現實而置教學質素於不顧了。一向以來,教師因學生人數超額而使教學工作超載,十年前的理性轉機逐步泯滅,發展到了今天,「超額」反倒成為縮班裁員、節省資源的藉口,很難說是一個有利於香港整體發展的政策。

 任憑誰都會說,教育是一項重要的投資,可現實卻是朝著相反的方向前進。一向自詡為經濟蓬勃、儲備豐厚的香港,學生人數若仍維持40人一班,不知是不是恥辱。我們的社會,似乎還是把學校運作停留在工廠產製成品的思考模式下行進。資源的投入以至操作方法的不協調,造就一大批缺乏創意、腦筋鈍滯、公民意識低落、個人形象偏差、學業知識匱乏的產出製品,社會索求一旦未能滿足,就對教育制度、教師專業水平群起攻之,殊不知今日被批評的教師,就是在這種瘠的土壤上成長,它的根本就不怎麼健全,也沒有甚麼人堅持去著意改善。

學校管理文化大變革

 教統局要求某些學校交出可裁撤教員名單,手法確如教協所謂非常「粗暴」,也是大開校政民主化的倒車了。多年前,官津學校引入《學校管理新措施》,其中一項主要精神是開放學校的參與。大概是明年吧,校董會將正式引入教師、家長和校友代表,促進校方、教師和家長多方面交流,也使校政的製訂趨於民主化,較能照顧多方面的需求。近年質素保證視學,也較以前關注校政能否開放。過去,校長作為學校行政的管理者,負責學校行政方針的製訂、學校財政開支的審批、教職人員的聘用等,可說集多種行政權力於一身了。校董會嘛,大多是由不怎麼熟悉教學原理的紳商名流,專業人士組成,不太著意於學校行政的日常運作審查,一般只充當「橡皮圖章」的角色。校長唯一有所「欠缺」的權力,就是教師的裁撤權。按照《資助學校則例》,停止一名通過試用期的教員的聘用,需要給予三個月的通知期。按正常學校操作,辭退一名教師,也須經過口頭和書面通知的程序。這些慣常做法,原意不知是不是要限制校長的權力,抑或珍惜勞資之間的合作關係,或讓教師也有一定生存機會的專業空間,去調較校政施行的偏差……,總之辭退一位教師是有相當難度的。現在賦予校長裁撤教師的「提名權」,在衡量誰應裁撤誰不應裁撤欠缺客觀的評審機制的前提下,可說是學校管理文化的大革命。難怪教統局令下,心態正常的校長覺得為難,心態不怎麼正常的大概有些自我膨脹,大有「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的況味。濫權的校長會把權力化身成為清除異己的工具,學校成了阿諛諂媚之所,以權謀私更形泛濫……。李國章在和教協代表談判時說「若有不稱職的教師,不可能百分百保證就業」。把「不稱職」與縮班裁員混為一談,正正說明了處理手法的欠缺說服力。

 專橫的手段,引來教育團體群起反對。消滅財赤是因,製造震盪是果。為了消滅財赤,若連帶社會正常操作和穩定也一齊消滅掉,這是智者所不為吧。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