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2006
或許,從今天起,不應再用「殺校」兩字來形容政府處理收生不足的學校問題了。
早前,教育統籌局公佈新的中學班級結構政策,「殺校」的概念即使沒有煙消雲散,至少「殺」的發動者不是政府,而由學校生滅由之。可以說,屠刀是放下了,但政府卻未可立地成佛。
解構前後兩個班級結構重整方案,新的一個表面上是寬鬆了的,例如政府不設「殺校」期限,容許辦學團體注資開辦足夠的高中選修科目;縮班學校可與其他學校合辦課程,即使學校派不夠七十一人,仍可得到每名學生約二萬三千元的資助;收生不足學校也可申請特別質素保證視學,教育統籌局若認為辦學質素佳,會以三班為基礎,一次過撥款三年予學校。
硬手蓋過軟手
然而善政的「軟手」,卻又隱藏了強政的「硬手」。新方案對比舊方案有些修訂,例如學校一旦選擇按人數資助,便不能再重新按班級資助;在今年中一選校表中,會標籤那些學校中一收生不足;教育統籌局也會首次對有關學校採取「(家長)不選(就)不派(學生)」的政策。
從新舊方案對比之中,可以看到軟的一手是虛幌,硬的一手卻是實招。現實地看,辦學團體怎會(或怎能)長期注資收生不足學校繼續營運?此等學校,要避過區域界限阻隔、辦學理念不同、人手調配困難等現實因素而合併開科,是談何容易?學生已不足數,政府按人數撥款只及正常學生的三分之二,如何能讓學校維持適當水平?至於質素保證視學,學校既被視為弱校,積重難返,未必關於辦學質素,要翻身也是難乎其難了。
要把危機變轉機
但標籤學校、不選不派、減撥款、不走回頭路等,卻招招要命,難怪教界中人把新措施視為「吊鹽水」、「催命符」、「死路一條」等,都是實際現況的鮮明顯像—無「殺校」之名,有「殺校」之實,差別只在運刀者角色模糊不清而已。
當然,面對出生率劇降,就學人數嚴重不足的現實,處理問題的措施是遲早要出現的。問題的中心是凸顯在如何不影響教學質素的大前提下,讓學校重新併構、學生重新調配的危機變為轉機;也讓在政策的轉換中,無可奈何地丟失飯碗的教育從業者,數目減到最少,庶幾已是解決問題的良方。校、生、師三者,學校併構潮,東家不上上西家,對前二者影響相對較輕。至於師的方面,難免有些人要轉飯鍋,但李國章局長「拍心口」保證好教師一定不會失業。如何界定「好」、如何具體落實聘用合適超額教師,從事課程發展或支援學校工作,是不是也應到了伴隨著要提出具體方案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