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008
每個人投身教師行業都有其目的。過去,對教師的職業使命及尊嚴是有獨特要求的。所說的「過去」,當然不必遠至唐朝韓愈寫《師說》的年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要求是逐漸的低了。但即使再低,卻不應全沒有。
早前,到公立醫院看病。護士拿著病歷帶到醫生面前,對年青醫生提點:「他是老師來的」。護士強調「老師」,背後有何含意,我不知道,但總不至於認為「老師」不應生病吧!我想,如果病人是一位倉務經理,或是酒樓侍應之類,護士便不會刻意介紹。或許這說明,有些人對教書行業有特殊的尊敬(或鄙視),從業者是要引以為傲(誡)的。
但教師的負面新聞卻時有出現。近來被公開的有哄騙非禮女生、藉安排學位收賄、誇大購物款項、侵吞書籍折扣差額,甚至在學校與女生進行性行為等。雖然不能「一棍打一船」,說是從業者水平下降,但適當的警惕還不能沒有。
夕陽行業有其優勢
從「一份工」的角度衡量,教師雖被有些人形容為夕陽行業,但還有其優勢的。它的起薪點較不少行業高;工時雖不短,但下班有時可以較早;沒有即時的工作效益可供評估,不必受「老闆氣」等。而更重要的,和不少行業比,津貼學校有時間特快和薪酬特優的升職階梯。
但尋常的「一份工」,和有獨特職業尊嚴的「一份工」,畢竟是有分別的。一個人投身教育這個行業,眼光所盯緊的是薪酬,還是專業抱負,所做出來的效果全然是兩回事。就好比一把量尺的兩極,不同的偏向取態,直接影響教育事業質素的高低。如果聽聞或目睹不同負面新聞而覺得教師一代不如一代,義(泛指專業或人格操守)利之辨還是清晰的。
但教育實踐鼓勵了行業向哪個方向發展?我不妨又從一些負面角度提出看法。
公平、公開、問責
爭拗了很久了,現在的教師履歷還是傾向於不應公開。不公開或考慮私隱,但官津學校以公帑營運,公眾利益也許應有更清晰交代。讓公眾知情,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是防止私相授受的一種方法。
教師職位升遷,應該還有上司偏重個人好惡而不儘然公平的事例存在。現存教師職級薪酬差別極大,這是沿用殖民時代分而治之的手法。高級職位酬勞優厚,誰會相信教師隊伍中,不會有人唯利是尚,濫竽充數,影響專業質素?
現存學校生計,討好家長是其中一項目標。家長要兩文三語,學校便要設法增開英文班,增加「普教中」成份。教師能力不逮,要積極進修考試,會否影響正業,不無疑問。學校重視成績,指令下達,教師唯有加強催谷,開口埋口測驗補課。教育是否就為考試存在?讀好書(其實是讀好考試材料)是否就是教育的全意義?老師進修教育文憑,也涉獵過不少教育原則和理論,可現實世界卻施展無地。
教師作為專業,應該有豐富而充實的含義。從業者最少應有對妨礙教學原則的政策提出抗辯的勇氣。教師作為職業,或等而下之的作為「一份工」,看重的只是報酬而非使命或理想,很容易會誕生多樣而違反專業的問題。
「他是老師來的」,你希望這句話是讚賞還是貶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