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020
罩這裡指口罩。自新冠肺炎肆虐以來,口罩需求甚殷,平常日子,每個只值「一個幾毫」、市民不屑一顧的外科口罩,被搶購一空,口罩頓成奇貨。電視畫面所見,逢有口罩出售的商舖,必定其門如市,購買者人龍處處。有市民受訪,說由清晨起已開始排隊,到得店舖開門營業,口罩僧多粥少,向隅者眾。有些店舖明明只有幾百盒貨品,但排隊人數動輒一二千,都為不大可能的任務略盡人事。由是,坊間有一罩難求之嘆。
自然有人囤積居奇,坐地起價,被批評為不顧人死活,甚者被批為「發國難財」。平情而論,貨物價錢,服膺於供求關係,需求多價錢自高,這是營商者必然手段。我國古代經營之神范蠡成功要訣:「乃治產積居,與時逐而不責於人。」(《史記.貨殖列傳》)這分明就是說,治理產業,囤積居奇,隨機應變,與時逐利, 不責求他人。不如此,范蠡不會這樣成功,也不會受後人膜拜。當然他受膜拜,還得力於疏財仗義:「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此所謂富好行其德者也。」(同上)求富與行德,有時要雙軌並行,才不會薄責於人。當然消費者也不儍。聞說有某文具店出售口罩,韓國製KF94款,每片索價20元,因而排隊者稀,足見人們付出時間汗水爭逐所好(質與價俱佳)之物,也非沒有底線。
至於弄到如斯田地,政府防疫措施不足,不能推諉責任。邊境封關,是防止疫症由大陸傳入香港的理想方法,醫學團體解釋甚詳。政府拒絕,致令疫症蔓延,逐漸令香港醫護吃不消。當然有足夠口罩,或像專家指導人們勤洗手,都能防止病毒傳播。洗手容易,但口罩難求,徒令防疫方法出現大漏洞。不要小看這個口罩,由於數目不敷需求,現在已令政府局部停擺。學校停課,想也由於口罩不足。學童每日回校,最少要自備一個口罩,但在現今這樣吃緊的時候,這卑微的願望(每個只值「一個幾毫」)恐怕難以達成。這亦是原本停課的安排,由最初的2月7日需要延長去到3月2日。接著便是文憑考試。是否延期或取消,執筆之時還未確定。但不論怎樣處理,由停課而至公開試延考或停考,對學生和制度的衝擊都是不可估量的。
其實關於口罩,政府是否可做多一些,例如把懲教署產製的庫存部份,再加由商經局(或者其他什麼局也沒所謂了)統籌購買一大批(像政務司口說的什麼幾百萬以至千萬的貨量已陸續抵港),在各區民政署,按市民身份證號碼登記,以成本價發售予有需要者(能免費派發更佳)。果如是,我想已跌至谷底的政府民望或有止跌回升的機會。
現在已是人們聚首,都談有沒有口罩,或者如何能買到口罩的時候。疫情不止息,這項民生必需品的需求只有愈來愈急迫,也是政府能協助市民紓困的機會愈加濃厚。《孟子.公孫丑上》有一比喻:「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不要說什麼仁政這麼高檔次了,小小一個口罩,能急人所急,真的有解倒懸的效果。
作為普通一個市民,我當然也為口罩著急。家中存量不多,用完了就街都出不去了。多方探求,才從某分銷商求得兩盒。價格總值只是280元的東西,店主慎重交到我手,叮囑我要小心收藏,不要給人看到,因為最近真有發生搶劫口罩的事兒。我聽到,感激他的好意,只能機械地回應一句:「哦!」真的有點兒世紀末的情懷了,「貨量」充足的司局長們不知會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