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評「全港性系統評估」

6/5/2006

如果只是幾個學科的測試,完成以後既能「結合評估數據與學校的發展需要,制定改善學與教的計劃」,又能「為學校管理層及教師製造空間」,兼能「運用數據促進專業交流文化」,則這麼一個測試,無疑是有著極大的法力,人們也一定會對之抱有極大的期望。

引述一大串「官方」的說法,談的自然是近日推行到中三的「基本能力評估」(TSA)。然而看看試題的設計,不禁又會質疑:這麼一個測試,又怎會產生這樣大的法力呢?

系統評估法力不大 

以中文科為例,完成了的說話口試,個人短講的題目是「你會送贈帆船模型、文房四寶或是紙扇給將離港的外國朋友」、小組討論的題目是「要商品暢銷,包裝設計是否最重要」之類的「吹水」題目。至於筆試部份雖未正式舉行,但建議的試題無非是一些聆聽材料、閱讀篇章的多項選擇題、長文和不同類別的應用文寫作等,和慣常中學三年級的語文教材與評估內容並無二樣,可見測試預期的目標或作用或許是給誇大了。

筆者並不質疑政策當局推行評估的正面動機,例如在2004年小三級評估結果,全港中英數三科已達基本能力水平的百分率分別是82.7、75.9和84.9。冰冷的數據,設想謙卑地「以便政府為有需要的學校提供支援」,或許會為受眾帶來掌聲;如果粗暴地用作「監察教育執行的成效」,學校有所因應,則無疑會把教育生態推向更不健康的層面去。

學校參試強弱懸殊

政策當局強調「政府會根據評估資料檢視有關政策」,但需要計算的是測試背後所蘊含的不公平的本質:試題是劃一的,不能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習差異;不同類別學校學生水平、學習動機並不一致,用之以評審「教學成效」並不客觀;也沒有機制確保測試的執行完全公正。

在諸如此類的特殊情況下,如果真要測試不被染上諸種疑惑的色彩,除了要確切地肯定測試「與派位無關」、「不是公開試」以外,教統局或許更應主動去實踐(如要求學校般的)「不與其他學校互相競爭、比較成績」。說白了,便是不應用作評定學校學與教的成效以至具體地運用來作為要求英中轉車或縮班殺校的依據。

在不少疑團未能解去的前提下,把「低風險」解讀為「高風險」,學校加強操練以求過關的做法無可厚非。但「基本能力評估」的諸種行政要求既被視為增加教師工作量的措施,而教統局多番希冀改變「求學就是求分數」的社會風俗,怎樣把學習從不斷操練的牢籠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回復到教改目標之一的「樂於學習」的境況,要求一些較負責任的因應,大致並不過份。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