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2006
香港教育運作一個不老的話題—教學語言。
早前,灣仔區校網削減油尖旺區跨區英中學額,引來油尖旺區學校和家長的強烈反對。有家長更揚言會在母親節當日發起遊行以示抗議(本文執筆時還未到母親節)。
此外,對於新高中學制必修科的通識教育科應否採用英語教學,也引起爭議。由於通識教育科是新課程,教統局容許英中有四年的自決教學語言的過渡期。此議引來中中的不滿,認為英中應「名實相副」,以英語施教。英中聯會則反駁指「中中可以在中四轉用英文,為何英中不可轉用中文?」
爭議正反二面
兩個爭議,正面看當事者的反響都應受尊重(或同情)。家長關心子女升學前途,渴求英中學位,無可厚非;學校關注學童學習歷程,知道學習語言障礙為患匪淺,而思有以酌情,也盡顯刻意求工、誨人不倦的精神。
但問題的反面,卻凸顯了一個資源(學位也是資源)分配公平與否問題、一個教學流程是否有效施行的原則問題。
就前一個事例而言,英中學位就如同一個餅,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怎樣分配都會產生非議,削減跨區學位,對油尖旺區來說是壞消息,對灣仔區來說卻是好消息。教統局有全權調配學額,但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八日的遷居寬限期,或許就試圖既順哥情又得嫂意。母親節遊行,如果有,灣仔區家長大概也會頗為納罕,深嘆一句:「我們也是母親!」
承認英語教學不正確?
後一事例更為弔詭。中中質疑四年語言轉換期過長,英中聯會反駁指通識教育科參考書籍及資料以中文為主,英中需時準備教材,「難道要學生日日自己翻譯」?有位聯會執委更直言:「通識科旨在培養學生的國民意識及多元化思維,不是訓練語文能力,英語授課會把這些元素打低,不如不要讀罷了」。筆者沒有查證說話者的語意是否有被錯誤引述,只據新聞報道抄錄語句。如果說話者的邏輯推理正確,假使將實行英語教通識的困境移置到初中英語教學的實況,難道又不是要莘莘學子「日日自己(做思維上的)翻譯」、「(初中各個學科也是)培養學生的學科知識和多元思維,不是訓練語文能力,英語授課會把這些元素打低」嗎?這是不是反面說明了,如果著重教學的成效,英語作為教學語言是一個不正確的決定?
政府正視成為英中的條件和具體執行情況,我是絶對支持的。當然長遠的期盼是母語教學得到全面實踐。真有這一天,教學語言這些無聊的爭議不再喋喋聒聒,母親節嘛,是一家歡聚的日子,不用再「身水身汗」,用遊行的方式去表示甚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