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2008
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從人們對待英語的態度可略知一二。
有些學校認為中英分流做成了嚴重的標籤效應,愈提倡母語學習,愈易成為更差學校。學校希望能自決教學語言,有的更建議用英文課本,中文講授。
有學者追蹤研究發現中中學生入大學比率差於英中生,科目成績即使採用母語,相比於英中生也沒有優勢,因而呼籲不應只強調母語教學令學生易讀,同時要關注入大學比率低,建議初中應增加多些英語教學。
理論上,提升英語水平,增加學生升讀大學機會和就業競爭力,是不同方面的「共識」。那麼要引進的是加大力度的英語學習,最簡截的方法是某些科目(最好是除中文中史以外的全部)改用英語,增加學童接觸英語的機會。
採用英文要多「走位」
但現實卻不是這麼一回事。從過去質素保證視學報告得知,有些英中未能完全貫徹英語教學,個別教學流程加上中文講解仍時有出現。
其次,只要收到85%能用英語學習的便能成為英中。但強調英語學習重要的校方,並不是嚴謹地希望將85%儘力提升到100%,以保障學童全能跟得上英語學習的步伐,卻反其道曾和政府商討,希望將85%界線進一步放寬,有75%就可以了。
新高中通識科的設立,強調英語學習重要,主張學童應多接觸英文的學校,不是倒屣歡迎新形式、新內容的學科如何能更加擴闊學童學習英語的眼界,相反擔心通識科內容多接觸中文教材,學生未必能用英文組織學習材料和思考學習內容,因而建議「豁免」英中通識科採用英文。
個別較佳中中,自覺收取了不少英文水平不弱學生,用中文學習對他們不公平,希望自決教學語言。但他們實際又擔心全用英文會令學生吃不消,拖低會考成績,於是傾向只在電腦、數學、科學這些牽涉思想性較少的學科進行英語施教。
學界做了很長時間研究,建議不應太強調學科易讀,希望學校能給予個別學生轉用英語機會,可卻又未必提得出硬要學科難讀究竟符合那種教學原理。
心結
可見學者固可做客觀研究,但教育實踐者或許有不同的「心結」。
試想像,假使某天一覺醒來,政府真的從「善」如流,放棄母語教學,就像首屆特區政府放棄八萬五房屋政策一樣,任由學校無所限制的自決教學語言,並不加以監管,是否就能皆大歡喜?相信未必如是。
英中或許不會很高興,因為他們尊貴的英中「良幣」,會被中中「劣幣」溝淡,失去圖騰作用。自命不凡的中中或許也不會高興,因為他們自知即使少數學生確有能力用英語學習少數科目,但大多數還是不可以的。太「全面」推行,不單害苦學生,也害苦老師,最要命是搞垮公開試數據。學者會不會高興就不知道了,但最少較難有機會再追蹤什麼學生了。
說到底,學校最關注的只不過是學校的市場定位問題,是能收到什麼質素學生的問題,英文不過是可供發揮的話題而已。真誠希望我的判斷全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