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啲中文唔係幾好」

3/2/2009

過去在香港舉行的國際華埠小姐選美,在司儀訪問的環節,總有些「佳麗」,因為在外地土生土長的緣故,開宗明義表白「我啲中文唔係幾好」,接著的便全是英語的對應了。說「我啲中文唔係幾好」,某些情況是自我防衛,某些情況又是自我提升的方法。當然,「中文唔係幾好」,總得「英文幾好」,或者「某些方面幾好」,否則說了還是於事無補。

選美只是娛樂界的小玩意,參賽者嬌滴滴的說「我啲中文唔係幾好」,未必會在大眾面前失分,說不定可以借此take advantage。但在中國人的社會,「中文唔係幾好」卻是弱點,即使是,也是尋常人不會輕易說出口的。 

中文好是advantage

如果要求高點,要靠些「中文」來揚名立萬,那規格便要高些了。君不見某專欄作家,儘管筆下常譏諷中國社會是小農社會,但最終在「小農社會」以中文(寫作)才可撈得名成利就。又例如大學教授,教經濟金融的,儘管在課堂中以英語教學,但卻要在中文財經報章執筆為文,解牛(註:教授們的專欄叫「解牛集」)若烹小鮮,作者名字也能較廣為人知。這些情況,中文「幾好」,便真真正正是一些advantage了。

由此看來,中文幾好,確乎是一種境界了。但要中文幾好,事實上又會有些困難,除非像美國商品大王羅杰斯幾年前判定美國經濟衰退,變賣了美國資產來亞洲發展,並強令幼小女兒學習中文。但能講寫中文,卻未必能深入中文的堂奧。像早前國家總書記胡錦濤說要「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當中的「不折騰」,不僅難倒了中外媒體界的雙語精英,就連國務院新聞辦亦無法準確翻譯,只能乾脆用漢語拼音念出「bu zheteng」。

香港官員,有些時候真被中文「折騰」的。像早前運輸署在處理港島四線小巴加價申請,由十一月中「原則上同意」,改為上月底的「暫緩批准」,一日之後變成「一直沒有批准」。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指事件引來爭議,是局方忽略了指令「用詞需要精確點」。當中轉折,是否官員出爾反爾,無從深究,但局長無戲言,她說「用詞需要精確點」,就是指中文還有改進空間了。

官牘文章笑掉大牙

香港官牘文章,曾經引來笑柄不少。「汝曾被警告」、「我會指示你」之類,直把通傳變成恐嚇了。前輩作家董橋先生曾舉過不少生活實例,找他的文集看看就可知多些。如果不想花錢買,「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就近取譬,隨便拿些政府通告讀讀,準會笑掉大牙。

這歸根究柢是我們的社會如何看待「中文」的問題了。尋常人見識,中文會講會寫,應是沒問題了。但如果這樣簡單,找個英國礦工就可當native English speaking teacher了,何用花費鉅資精挑細選?但學校教育,始終還是崇英棄中的。君不見香港教學語言政策愈搞愈變「大頭佛」,就是有些辦學者不甘所屬「淪為」純正中文學校。但到得可用英文,卻又考慮捨長補短、避重就輕,選擇個別學科進行英語施教,直把學童的思考和聽覺拿來做試驗。

話說回頭,筆者在這專欄小天地寫呀寫,轉眼又接近四個年頭了。四年來可以就教育問題也文也武,所依仗的最基本是「我啲中文都算幾好」。這樣說還可以吧?證明學好中文也可有作為的,這也算是一個小小的錚錚事例了。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