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一年五月三日
教育局推出「自願優化班級結構」方案,得到比預期理想的結果。願意參與的學校有二百間,縮減學額多於升中人數減額,是之謂「減突」(廣東口語「減得過多」)。
不論你「自願」減班,還是「被自願」減班,都應有一預計願景,就是所減和應減的數字應該儘量配合,否則就會產生學位錯配問題。
例如社會上有不少人認為應保留較多名校學額,但在新班級結構下,「一視同暴」,名校與非名校都會減一班。這不會是汰弱留強的方式,只會造成學額「均貧」現象。此所以減班方案拍板前和後都有著名官校不同意政府做法,也有津貼名校在「減突」之後撤回減班申請。
表面是一個平衡學額供求關係的處理方式,背後卻隱含學額分配應該採用市場機制還是中央機制的問題。
過去學額供求是採市場機制的。每年小六學生都有一升中選擇優先排序,熱門的學校需求高,除卻少量自行收生學位以外,都按學生成績中央派位。這個方法行之有年,也行之有效。每年升中派結果公佈,只聽到成功者的笑聲和看到失敗者的淚光,但兩類人都罕有對這種學位安排方式表示不滿。
「自願優化班級結構」方案是破壞了制度的市場機制,而加入了中央機制的成份。二百間中學各自減少一班,需求高的、較受歡迎的中學的減班,意味著學生入讀這類學校的機會減少。需求低的、較不受歡迎的中學的減班,卻不會令需求者受惠,嚴格來說更會使學額供應過賸,最後由不大願意就讀的人入讀。
我們的社會,究竟是保留較多名校的學位較好,還是保留較多差校的學位較好,從社會需求角度看,答案不是很清晰嗎?說得較實在的,學生選校,情況就正如韓愈《進學解》所說:「蓋有幸而獲選,孰云多而不揚」,那是僥倖讀到名校的會高興,不幸入讀差校者會不滿了。
如果用市場機制處理升中人數減少問題,其實很簡單的,優勝劣敗就是了。過去政府也是按這思路處理問題的。例如2006年的教育統籌局定下標準,一間學校如果不獲派發超過七十一(後來是酌量減少數目)名額,這間學校就會殺校。這個制度會令成績較差、較不受歡迎的學校被淘汰,成績較佳、較受歡迎的學校(連同學位數目)得以保留。殺校政策會導致某些學校不再營運,令教師失業,但卻可以滿足家長及學生入讀較佳學校的需求。當然名校反對減班的事情也不會出現了。
市場機制和中央機制應如何取捨,關鍵在於教育的存在形態,是滿足學生就讀的需求,還是保障教師的就業,兩者之中何者較為重要的問題。
自從教育局長(指現在的孫明揚)新上任,為消弭教師因飯碗不保而出現的可能抗爭,推出「自願優化班級結構」方案,以「自願」為名,其實是加強中央機制的成份,試圖減少教師工會集體抗衡的誘因,而置家長和學生的需求於不顧,製造社會分化是必然的結果。
當然你可以說,不是名校才是好學校,也不是入讀名氣較差學校,學生會沒好前途,但這種想法,似乎和隨便說一句「求學不是求分數」一樣遠離民情,並不是現階段的家長可以接受的事實。
所以兩害權其輕,我贊成維持過去的市場機制,受歡迎的學校班級要保持,收生不足的學校接受被殺的命運。教育形勢的轉變,並不能確保教師飯碗永久獲得保障。
但請不要因這取態而說筆者涼薄,絲毫不對某些因殺校而丟失飯碗的同業寄寓同情,我是由頭到尾都支持小班教學的。如果政府願意推行小班教學,受歡迎的學額被削減及教師大批被裁撤的事情都不會出現,即是說教育質素提升、優質學校學額維持、教師職業穩定等情況都可以確保。政府在財政豐裕(最少有能力向市民大
派金錢)及教育大勢所趨的背景下堅拒實行小班教學,才是教界陷於紛擾的最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