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世襲、特權

14/9/2009

甚麼是名校,大概沒有絕對客觀的標準,但概括的定義還是有的。名校是指受社會尊崇,有一定的社會位置,辦學成績卓著的學校;是一般家長、學生夢寐以求的教學場所,也是相關人士(包括學生、家長、校友、學校的從業者)一提起校名就自我感覺良好,覺得勝人一籌的學府。

過去有教育論者謂名校是香港教育實踐中的重要資產。誠然,如果從學校辦學成績、畢業學生對社會貢獻各方面來衡量,這樣的判斷是沒有錯的。但若較深入地看看問題,則事情會有較多方面的顯象。

名校辦學成績——主要是學業及課外活動——超卓,很多時並不靠學校本身的能力,而是獲得編配一群優質學生。學生質素高,各方面表現自然優秀,也不用借助教師甚麼力量,所以名校學生有「自動波」之稱。聽過有某頂級名校教師,連課程內容也不甚了了,但卻可任教高考班別,但學生應考成績卻差不到哪裡。一般名校教師的工作量及對工作的付出相對偏低,學歷和能力也未必優於一般學校教師,工作紀律也可能較鬆弛,就是借助一個學位編配優勢而長期處於一個高評價的位置。產出品的成績和生產效能很多時沒有一個正確的比例。

學校工作者深明搶奪優質學生的重要性,只要你在社群中建立一定的聲譽,不怕學生不報上門。在汰弱留強的情況下,名校永遠保存優勢。至於被視為「資產」,我便很不苟同的。如果不信,試試學生分配採用隨機編配方式,看看同一種機制和實踐會否製造出同一種教育效能。

當然凡事有歷史因素,當中沒有「眼紅」的份兒。但如果從一個較寬廣的歷史角度來衡量,名校有時又是教育發展健全化的絆腳石。

香港的名校,絕大多數是用英語教學的。香港主權回歸前後,教育當局曾嘗試推行有利學習的母語教學。政策後來在社會人士反對下,最後用甚麼微調方案給弄得非驢非馬。學校千方百計增加英語教學的成份,名校是維持英語教學的堡壘。如果用不擅長語言學習是一個枷鎖的話,名校就是這個枷鎖的堅定擁護者了。

香港的名校,絕大多數是教會學校,尤以天主教勢力最大。教育當局自一九九一年提出《學校管理新措施》,起步推行校政民主化。二零零四年修訂通過《教育條例》,對辦學團體、校董會和校長有較明確的要求,是使校政較透明,辦學當局較有問責性的政策措施。天主教會反對《校本條例》,質疑《條例》違反《基本法》,在法庭判決敗訴後還再上訴,阻撓《條例》執行,是在校政民主化的道路上製造消極影響。

近年香港經常討論小班教學。小班教學效益顯著,尤其在出生率下降,學位過賸的情況下,學校推行小班施教,既增加教學效益,也有助舒緩縮班壓力。但名校由於受家長歡迎,學額僧多粥少,實行小班無疑自削影響力。在教育原則底下,你大可支持小班,但一面臨現實訴求,小班之議自然需要退讓。家長送子女就學,只要入得名校,已感心滿意足,那會計較你大班小班?名校大多甘願維持大班教學,小班只是葉公所好之「龍」。但無疑,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學童利益是受剝奪的。

至於一向以來,因應供求關係,報讀名校要入教走網,其間非誠實的少不免誕生作偽的成份。至「叩門」入學的,更要花盡心思,以博青睞,小小學童,未入學前已飽歷世間炎涼白眼,名校自不然又是這些冷酷現實的設計者和參與者。

以上現象,未必盡是名校之錯,社會風氣如此,要改也改不了甚麼。擁有特權者不會輕易將特權奉還。過去報讀名校,親屬可以加分,其目的就是把某種形式的特權延續在某一類人的手中。絕大部份用公帑辦學的名校,居然還存有這種封建意識頗為濃厚的世襲制度。最近有名校取消親屬得分優惠,並不是認識舊運作中的紕漏而願加改善,說到底還不過是在市場化的教育實踐中爭取績優學生,維持確定的市場定位而已。沒有學業成績退步壓力的,或慣常受家長膜拜的,這種維持小群利益的世襲制度,相信某程度還會保持下去。

看清教育現實,名校是香港教育的資產這類說法應否重估,大家不妨細加思量。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