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2008
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提出五項微調教學語言的原則,有些是願景的說明,如學生應在中學階段達至中英兼擅,以應付大學或工作的英語要求;糾正目前英中和中中的分流造成影響學生成長的標籤效應。有些是範圍的重申,如教學語言的選擇須顧及高中新學制。真正是政策的要求是:學校須考慮學生是否有能力以英語學習、教師有否足夠水平以英語教學、學校資源是否分配恰當及學科的教學需要能否得到照顧。至於制定合適的監管、有高透明度和須當局批准等,則只是政策的配套措施而已。
用學生能力、教師水平和學校資源分配來作準則,是「熟口熟面」的要求。如果不善忘,應該知道這是早前英中上落車機制的要求。現在的堅持,是把標準轉移過來放在微調機制中,儘管兩者的內容是否完全相同還未有清晰的說明。
預設目標不易實現
其實目的是鮮明不過的。其一、教學語言並不完全由學校自決,是有限制的。其二、新措施主要的著眼點是去除英中和中中分流所導致的標籤效應。當然還有一樣,就是母語教學政策並沒有取消。
如果這些都是預設的目標,微調所帶來的力度還是足夠的,但效果卻未必能儘和預期相符。微調並不會對中英兼擅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執著於學生能力這一要求,微調而帶來多接觸英語的「受惠」者其實只佔很少數。這批學生應是指有能力接受英語教學但卻就讀中中的。從數字分配來說,粗略估計大概不足全數學生的一成,更何況提升英語能力並不是一些科目轉用英語就能濟事這麼簡單。
標籤也是沒法消除的。過去英中優中中劣的標籤「二分法」,充其量只會變成英中優、個別班別或科目用英語的中中次優和純中中劣這「三分法」,「大局」是沒得改變的。
微調催化填鴨教育
但可以預計的,微調會為學校帶來一個想像空間:只有努力提升學校成績,才能吸納市場上的滄海遺珠(指有能力接受英語施教的中中生)。遺珠愈多,愈有利某一程度的中轉英,由是而能受家長青睞,學校便能在這一生態循環下去討生計。追逐成績成為學校發展單一目標,殖民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填鴨教育會愈演愈熾。
教學語言的爭議,愈來愈使人質疑存在已久的「香港(雙語)價值」。香港人從來都沒有輕視英語的重要性,只是英語能力正如學習能力,正如多元技能,性向天賦所偏,不可能全民盡善。人群中「有能有不能」、「有得有不得」,是應當承認的事實。香港自殖民時代至今都是中英雙語教學的,而且發展趨勢是愈來愈重視英語(從中中英語課節漸增、教學配套漸善可知),而非愈來愈重視中文,懷疑英語以至雙語教學出問題絶不公平。
有人提議向荷蘭芬蘭雙語制借鏡。借鏡是無妨的,但稍有外國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人家的第二語言和香港的第二語言(英語)學習,質和量的要求是不能同日而語的。至於見到外國人不懂漢文片言隻語,覺得理所當然;中國人不能講流利外語,就自感出了問題,真不知是建基於何種國民心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