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敬酒唔飲就要殺校」?

31/8/2010

據說,因中學對「自願優化班級結構」反應冷淡,教育局長孫明揚說了「敬酒唔飲就要殺校」這句話。

如果這句話不是傳媒引述錯誤,哪在語意邏輯上是很能引發人們去深入思考的。「敬酒」,是指參與「自願優化班級結構」,即是主動把學校班級由五班改為四班。「優化班級結構」計劃,前面加上「自願」一詞,按理說不參與應是沒有後果的,現在卻發覺原來可能有後果的。後果是甚麼?自然是要先(被迫)縮班,過了縮班警戒線就要殺校了。常言「敬酒唔飲就要飲罰酒」,那末「殺校」就應等同「罰酒」,意思就是說有懲罰的意義了。

但「敬酒唔飲就要殺校」,如果不是信口開河,而是作為一種「政策」,卻不能公平地施行出來。「殺校」,你理解成自然現象好,還是懲罰好,都應是出現在辦學效能較差,或不受家長歡迎的學校中。一間band 1 的英中,對「敬酒唔飲就要殺校」這句話應是有免疫力的。

但是否飲了「敬酒」就能免去「殺校」的可能?在現今教育現實中,卻沒有人能打保票。比如說,一些辦學效能較差,或不受家長歡迎的學校,去年收取了勉強可開辦足夠五班的學生,但如果是處於殺校高危區中,指望自願減少一班,就能得到教育局的青睞,足保「長治久安」,那還了得?恐怕殺校政策(政府一向堅持的)是不能有效推行了。

所以,「敬酒唔飲未必就要殺校」,或「飲了敬酒可能都要殺校」,才是一個教育現實。如果真是這樣,「敬酒唔飲就要殺校」這句話,要傳達的可能只是一種感覺,或者壓根兒是一種恫嚇了。

是表達感覺或是恫嚇,希望得到的結果是:政策一出,大家(尤其是弱勢學校)乖乖就範,積極參與,在未來就學人數不斷減少的現實下,減卻政府出重手殺校的可能性。

但既然如此想望,那不如就乾脆推出「優化班級結構」計劃,全港學校一視同仁,都減去一班,還要「自願」做甚麼?但這不能,有苦衷的,好學校不願意,也影響家長望子女入讀名校的合理期望,於是唯有打弱勢學校主意了。

「自願優化班級結構」的政策,再加上「敬酒唔飲就要殺校」的「政策」,說來說去就是一些帶有歧視性的政策,目標是盯緊某一類別的學校,如果成功執行,可以減去由強制縮班繼而大量殺校的震動。這有利於政策執行者的形象,但對某些學校來說只是延緩被殺的過渡政策。

沒有其他較有效又較公平的做法可以代替嗎?筆者曾提出不縮班但分區小班的設想(詳見拙文《全面縮班效果不如分區小班》,載《那年那月,教育大事件》,2010),但牽涉較複雜的政策設計及執行過程,自然不及「一刀切」來得輕省。

過去不少學校對「自願優化班級結構」採取觀望甚或冷待的態度,但「敬酒唔飲就要殺校」說話一出,恐怕不少學校的決策者又要動動腦筋了。但一項政策,如果說出來是輕鬆平常的,但內裡原來涉及不少魔鬼細節與機心,而不是公平公正而又開誠佈公的,作為政策的承受者,你說是不是頗為「牙煙」?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