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生事件台前背後

30/6/2009

一件教育事件,演變成政治風波,說的自然是正生書院遷校的爭議。

不論最終是實行由立法會議員張文光提議的在梅窩試辦三年方案,還是像行政會議成員劉皇發建議找尋其他地方選址取代梅窩的南約區中學,社會的裂縫其實出現了,會否不理性地加深,還有待時間證明。

立法會泛民議員發起聯署信,支持正生遷校,呼籲梅窩居民包容,並爭取設立有效的反吸毒政策。輿論普遍支持正生,叫各界給濫藥者改過的機會。也有公眾及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出手太遲,立場太軟弱,令小部份反對正生的梅窩居民坐大。電視鏡頭凸顯梅窩居民橫蠻兇悍,加上前局長一哭上了暢銷報章頭版,抗拒接納遷校的很易被描述為冷漠、涼薄、欠缺社會承擔、不體恤……

這樣的道德高地是很容易佔領的,因為被談論的地方只是一個旅遊萎縮、經濟不振、人口遷移,甚至被人形容為「在沉淪」的地方。行政長官曾蔭權在一個記者招待會中被一位外籍記者質詰:如果戒毒學校設在禮賓府會如何?當然這樣「激」的建議是不會實現的,但近似的問題會是:設在山頂如何?設在赤柱如何?設在貝沙灣如何?那時恐怕輿論爭議的內容會是不一樣,儘管「讓走過歪路的犯過者重新融入社區」的訴求沒有改變——山頂、赤柱、貝沙灣也是社區的一部份吧。

其實事情可以進展得圓滑一點的,只要遷校的建議事前諮詢的工作做得好些。戒毒學校只由新界遷往新界,合適的選擇不會很少,但據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所言,政府事前完全沒有聽取鄉議局意見,只是保安局長李少光在約三星期前於茶餘飯後的場合提過考慮遷入梅窩。有指政府部門之間明顯沒有協商,就是遷校問題歸保安局還是教育局處理,公眾或許還弄不清楚。

同樣,事情可以進展得圓滑一點的,只要政府有較靈活變通的教育施政。南約區中學兩年前因收生不足以開兩班被殺校,有為數不少區內學生被迫跨區就讀。據中學的末任校長區伯權說,早於零五至零六年曾與大學合作進行區內調查,結果發現約四百多中小學生都希望留在梅窩讀書。零七年九月,學校曾聯同鄉議局正副主席、梅窩學校的校長等向教育局提出計劃書,表達希望在同區開辦一條龍學校,但卻得不到當局回應。教育局可以振振有詞說東涌、長洲、中環等有足夠學位讓梅窩學童升讀,但家長卻質疑他們的孩子為何要長途跋涉去上學。

        殺校政策在鄉郊僻遠地區是否可以較靈活處理?現在原本服務同區學童的學校停止營辦,卻把被迫丟空的校舍改為給正生遷入使用,很難不會引發學校被無理「霸佔」的不理性情緒。或許,梅窩區的學童利益如果一直得到照顧,民眾的新仇舊恨,設想未必會如斯濃烈。

打從藝人禁毒大使在外地被控藏毒起,至近日校園濫藥的風氣日趨熾熱,適當的遏止青少年接觸毒品的問題備受關注。有社團辦戒毒學校得到理想成績,學員改過自新、服務社群的決心受到肯定的同時,理應可以傳遞鼓勵學生遠離毒害的正面訊息,應受支持而非抗拒。政府施政(也不限止教育),如能夠考慮更周詳、更能靈活變通,爭取群眾認同接受而非必要時「霸王硬上弓」,對建立融和諧合的社會肯定有幫助。正生事件可以帶來良好教訓。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