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只有十間純英中」

9/6/2009

教育局長孫明揚在公佈微調政策時指「有能力全部以英語教學的不超過十間」。這不是信口開河或故意聳人聽聞的說法,是衡量過實際情形而得出的估計。

「純英中」是指在學習過程中,除了中文、中史、中國文學等必須用中文授課的科目以外,其餘科目全用英語授課。現在有被稱為英文中學的學校共114間,微調方案實施後只有「不超過十間」,理由何在?不會是學生問題,因學生能讀英中,便是被界定能接受英語授課的。也不會是老師問題,因老師已經(或始終會)通過用英語教學的標準。不是有英中校長說「一定會炒,沒理由因一名不達標而丟失英中之名」嗎?至於英語配套,更只屬硬件的設置,問題不大的。

不成「純英中」,據孫局長的話來估計,由於部份科目如通識教育適宜用中文授課,學校最終如採用,那便不是「純英中」,而是「彈性班英中」了。孫局長提出這個說法,很顯然是用來支持微調方案,而非拆微調方案的台的。當中要帶出的意念是:學校可因應自己的情況決定採用的教學語言,你可以全英教學(當然要符合基本規定);可以一兩科用中、其餘用英教學;也可以分班、分科或分組用英教學,以後再沒有英中和中中之分了。只要有一兩科不用英文,已不是「純英中」了,你還執拗學校標籤做什麼?

這個想法不是沒道理,問題是——正如不少論者曾提出——標籤只是由兩個變成六個,而假其他名目存在而已,家長選校最大心願就是選出自己想要的標籤。

不過「只有十間純英中」的推想,也不是全無啟發意義的,我們不妨拿微調方案最基本的動機——讓學生多接觸英語——來做一銓衡的根據。

微調方案實施後,所擘劃的教學語言版圖是:英中以外,約有九十間中中可開彈性班,一班彈性班也開不成的約有全部中學的半數。114間英中,如果收生的情況不變,卻只有不超過十間堅持全英教學,哪怕你只把通識教育、宗教倫理或體育等個別科目轉為中文,「多接觸英語」的訴求顯然在這幾科退卻,這其實是考慮教學效益多於考慮語文問題。

估計九十間可部份轉英的中文中學,看到大多數英中也不敢在通識教育、宗教倫理或體育科強行用英語教學,恐怕妨礙接收或影響公開試成績,他們大概也不敢隨便「高攀」採用。可以開四班英文班的,是否會用盡限額,也很教人質疑,因為校方最清楚不會有這麼多學生有這實質的能力。當然如果只能一班轉英的,是否一往無前,就在那班全面轉英,可能性也不會很大。

「行內」較流通的想法,如果局部轉英(不管以班為據還是以科為據),抑或中文中學25%的增潤部份,都先考慮電腦、數學或理科這類較少涉及思想性的科目,既可有「轉英」之名,又可有不連累歷史、地理、經濟等科學習的「保險」。但較為諷刺的是,這些較容易轉英的學科,相關老師的英文水平普遍較弱。透過這些老師的教學去「多接觸英語」,會是什麼樣的英語?當然如果你還是考慮「讓學生多接觸英語」的問題,當會質疑難道只有電腦、數學或理科這類科目轉用英語教學,就能有效地提升學童的英語成績嗎?

大概,全校可英而不全英,幾班可英也不全英,一班可英只選幾科全英,如果就憑這樣說母語教學還「未死得」,也非全屬虛妄。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