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節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音「叫」)。
簡說:
老子(前570?—前470?),姓李名耳,字伯陽,有人說又稱老聃。老子是一思想家,著有《道德經》,是道家學派的始祖,他的學説後來被莊周發展。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爲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
這是《道德經》第一章的開端。一般來說,這裡第一個和第三個「道」字解作「終極真理」;第二個「道」字解作「言語、說話」。意思大概是:「可以用言語解釋妥當的『道』,就不可能是真正的『道』;若我們給予『道』一個名字,這個名字也肯定不能把『道』形容妥貼。」
「道」表示宇宙萬物尚未形成之前的真理,也表示虛空之間,一切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的起源。「名」指宇宙萬物還沒有形成之前的名字,也就是真正永恆不變的名字。
因為萬物是經常在變換更改的,因此名字也就跟著變換更改。所以說,沒有名號的東西,才是天地之間的原始。照這樣說來,稱呼與名字,不就像萬物的母親嗎?
我們透過觀察事物的結果來了解,最終的「無」和「妙」(陰極至)、「徼」(陽極至)最接近。「有欲」和「無欲」只是相對觀念。生存世上,不管「有欲」和「無欲」,最高境界都是要觀察和認知大自然的終極奧秘,並順服其中。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論語.先進》(節錄)
莫(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音「官」)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音「而」),風乎舞雩(音「如」),詠而歸。
簡說:
這段文字節錄自《論語.先進》。《論語》是孔子和門弟子談話的紀錄。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鄒邑(今山東曲阜)人。中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先進》是《論語》其中的一章,而這段節錄選自「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章」,內容主要是孔子和弟子閑談其志,而曾皙簡約的說出自己的志趣。
「莫春」即「暮春」,是春季最後的一個月。這時一群人換上新製的春服,帶領著成年的「冠者」,約有五六人,以及未成年的童子,約為六七人(數字只為約數,不是實指),在沂水潔淨軀體(浴不一定指洗澡),在郊外求雨的祭壇(雩)諷詩跳舞,興盡,歌詠而歸。
孔子很認同曾晳的說話,說出一個政治上不得志的人一種復返自然的樸素心願。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論語.述而》(節錄)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簡說:
「執鞭之士」︰古代為天子、諸侯和官員的,出入時都有手執皮鞭的人開路,這是地位低下的人的職事。孔子說︰「如果求取富貴合乎於道,雖然是給人執鞭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去做。如果富貴不能強求,那就還是按我的愛好去幹事。」
道是孔子所堅持的人生道理,是不以富貴貧賤為轉移的。從這幾句看,孔子並不反對富貴,甚而主動去求取富貴,但不會違背原則去追求富貴。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莊子《莊子.大宗師》(節錄)
泉涸(音「確」),魚相與處於陸,相呴(音「許」)以濕,相濡(音「儒」)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音「日」)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簡說:
莊子(前369-前286)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人。戰國時代思想家,和老子並稱老莊,是道家思想的代表者。
這幾句意思是說兩條魚被困在車轍裡面,為了生存,小魚彼此用嘴裡的濕氣來噓喂對方,並用口沫互相霑濕,延長彼此的生命。莊子認為這樣的情景雖然令人感動,但是,這樣的生存環境並不是正常的,甚至是無奈的。於魚兒而言,最理想的情況是生活在大海之中,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正如大家互相忘記處身於江水湖泊之中。
這其實是借魚兒來說明一種理想的人生境界,一種需要以坦蕩、淡泊的心境來面對複雜人生境界的生活態度。
所以在接著的句子,莊子以堯桀比較。世人都「譽堯而非桀」,但能忘其化道,堯桀又有甚麼不同呢?作者認為人被造物所弄,給我形體,但卻勞其身軀,直至老死。所以最好的處世方法:與其好好面對自己的生存,不如好好面對自己的死亡。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屈原《涉江》(節錄)
帶長鋏(音「夾」)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音「危」)。被(音「披」)明月兮佩寶璐(音「路」)。世溷(音「混」)濁而莫餘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
簡說:
屈原(約前340-約前277)名平,又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人。傳為湖北秭歸人。
《涉江》為作者晚年所作,記敘渡江浮沅江而上的所見所感。屈原正道直行,但卻遭逢貶謫,眼見國事日非,只有遠離現實,心念一死以見志。這裡所摘錄的幾句,就是作者自述志趣及對世俗的抗衡心態的最佳寫照:我自幼就喜歡這奇偉的服飾啊,年紀老了愛好仍然沒有減退。腰間掛著長長的寶劍啊,頭上戴著高高的切雲帽。身上披掛著珍珠佩戴著美玉。世道混濁沒有人瞭解我啊,我卻高視闊步,置之不理。文句豪放激切,深具《楚辭》風格浪漫之美。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屈原《楚辭.九歌.山鬼》(節錄)
若有人兮山之阿(音「柯」),被(音「披」)薜(音「弊」)荔兮帶女蘿(音「羅」)。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
簡說:
《山鬼》出自《九歌》的第九首。《九歌》是一組祀神的樂歌,據說是屈原在民間祀神樂歌的基礎上加工修改而成的。「山鬼」即一般所說的山神。
這是詩歌的開首,主要從各方面描繪了山鬼的美好。「若有人」準確地傳達出山鬼給人迷離惝恍、來去飄忽的感覺。「被薜荔兮帶女蘿」和「辛夷車兮結桂旗」等,都是描寫山鬼的裝束,既繪畫出山鬼外表的華美,又暗示了她內心的美好,這是屈原善於以香草(薜荔、女蘿、辛夷、桂)比喻美好品德的手法的體現。「乘赤豹兮從文狸」則寫她驅趕動物作為乘坐的工具,表現其作為神的特性。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意思是說山鬼的含情流盼,嫣然一笑,溫柔可愛,形貌嬌好,其美好形象讓人眼前一亮。這裏沒有仔細地描摹山鬼的外貌,而是借她的愛人的口來讚美她的神態之美。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屈原《楚辭.九歌.山鬼》(節錄)
余處幽篁(音「皇」)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杳(音「秒」)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脩(音「修」)兮憺(音「淡」)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
簡說:
這幾句是節選第二節的一部份,寫山鬼等候愛人而不來時的那種憧憬、嚮往和擔心焦慮的心情,反映出她溫柔、癡情的性格。
山鬼自言身處在深幽的竹林裡,終日不見天日,因為山路險阻所以來遲了。高高站在山頂之上,雲在山下像流水一樣流動。因為山深幽陰暗啊,白天竟像黑夜,東風吹來啊,神靈降雨。我耐心等待您啊,您卻快樂得不思歸來。我已老了,誰能使我回復光彩?
這些句子的心理描寫,使山鬼形象更多了凡塵氣息,更讓人覺得她的親切、可愛。詩人善於借助景物描寫來烘托、渲染女主角的情感變化。在這節中,看到愛人並沒有如約前來,山鬼愉快的心情蒙上了陰影,而天氣也是「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
本篇是祭祀山鬼的祭歌。楚國神話中有巫山神女的傳說,本篇所描寫的可能就是早期流傳的神女形象。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荀子《勸學》(節錄)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音「余」)之所學也。吾嘗跂(音「其」)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音「余」)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音「接」)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簡說:
荀子(前313?—前238),名況,戰國時趙國(在今河北省南部)人。他曾遊學齊國,做過三次祭酒,後來又在楚國做蘭陵令,並在蘭陵終老。韓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
《勸學》是《荀子》中一篇重要作品,顧名思義就是勸勉人們求學。這段節錄中荀子用了很多形象化的說話來說明求學的道理:我曾經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求學所得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臂胳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比原來加大,可是聽到的人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行千里路;借助舟船的人,並不是能游水,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借助外物罷了。
這裡用了「跂而望」、「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者」、「假舟楫者」諸種比喻,無非是反復申明求學要善於借助外物,才能得到理想效果。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曹操《短歌行》(節錄)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簡說: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安徽省亳州市)人。他的父親曹嵩本姓夏侯,因幼年被大宦官曹騰收為養子,所以改姓曹。
這是一篇用於宴會的歌辭,屬《相和歌.平調曲》,其中有感傷亂離、懷念朋友、嘆息時間消逝和渴求賢才等多重意思。
這裡選錄詩的最前部份。詩歌由眼前的歌舞酒宴敘起,拋開對空間場面的具體描繪,轉而對時間的流逝引出思索,發出「人生幾何」的感慨。作者把人生比作隨生隨滅的朝露,感嘆消逝而無可把握的日子實在太多。用甚麼來解決憂思?唯有杜康而已。杜康是古人名字,相傳是開始造酒的人,杜康在這裡就用為酒的代稱。曹操的憂思,一種理解是因賢才不得而憂心忡忡,這是在紛擾的三國時代一代梟雄所有的人生體會。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陶潛《歸園田居》其二
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
簡說:
陶淵明(365-427),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亡後,改名潛,字淵明,自號五柳先生。
這兩句出自《歸園田居》五首其二,全詩是:「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這首詩是寫陶淵明歸隱田園後的生活,從中得到很大的樂趣。「墟曲」是市集,「披草」則極言其簡樸。陶淵明很享受到市集和鄉里人交往的經驗,因為當中賦有了純樸交誼的真摯情感。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陶潛《歸去來辭》(節錄)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簡說:
這兩句出自《歸去來辭》。《歸去來辭》是古今名篇,是陶潛「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歸故里時的作品。篇中寫出個人的心志,及隱居田園時的生活情況。
這兩句是說:倚靠著南向的窗戶,聊寄胸中的傲世情懷,審視這間僅可容膝的小屋子,我明白自己待在這裡,才感覺到真正安心愉快。
這是一種人生態度的最具體表述。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陶潛《歸去來辭》(節錄)
引壺觴(音「傷」)以自酌,眄(音「免」)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簡說:
這幾句選自《歸去來辭》。《歸去來辭》是陶潛辭賦中的名篇,一說這是寫於陶潛辭官之前,而篇中所述擺脫官場束縛,回歸農村田園的喜悅情感和各種情事,只是想像之辭。然其文辭雅淡,情韻幽遠,音節和諧,章法勻整,可以說是南北文章之絕唱。
這裡所選的文句,是說作者拿過酒壺酒杯來自斟自飲,看著庭院裡的樹枝真使人開顏。靠著南窗寄託著傲世情懷,覺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每天到園子裡散步,漸漸變成一種樂趣。家中雖有門,卻經常關上。
陶潛長於詩文辭賦,喜歡描繪大自然的秀麗景色、農村生活的情趣以及自己的勞動感受,風格淡雅自然,優美含蓄,對後世文學有很大影響。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陶淵明《飲酒.其九》
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
襤(音「藍」)縷(音「柳」)茅簷下,未足為高棲。一世皆尚同,願君汩(音「骨」)其泥。深感父老言,稟(音「品」)氣寡所諧。紆(音「于」)轡(音「臂」)誠可學,違己詎(音「巨」)非迷。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簡說:
詩人以清晨的叩門聲發端,全篇皆表現在自然而融洽的氣氛中。清早詩人聽見有人敲門,他急忙起身,連衣服也顧不得穿好,便趕去開門。「問子為誰歟?田父有好懷」:問一聲來者是誰?原來是一位老農夫前來問候。「壺漿」兩句是詩人以轉述的語氣說出田父的來意:他提著酒壺遠道來探望,為的是懷疑我與時世相違背。緊接四句記下田父的勸說之辭:他覺得詩人如此衣衫破敝、居住在簡陋的茅屋中,未免太委屈,實在不是高士隱居之地。再下六句,則是詩人對田父的回答,亦可視作自勉之辭:我深深地感謝老人家的善意勸告,但自己的禀性氣質不能與世俗相諧協;攬轡回車,再入仕途,誠然可以跟著人家做,可是卻違背了自己的意願和初衷,豈不是太糊塗了嗎? 最後指出我們暫且快樂地喝酒吧,我的車是不能迴轉的!陶潛的語氣雖然謙恭而委婉,但是所表示的是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決心走隱逸道路的態度,是何等的堅決。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之八》(節錄)
青松在東園,群草沒其姿。凝霜殄(音「診」)異類,卓然見高枝。
簡說:
陶淵明性嗜酒,用醉酒寄託生平憂憤。《飲酒》詩是他創作中一個重要系列,這裡的四句選自《飲酒》的第八首。全詩這樣寫:「青松在東園,群草沒其姿.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提壺挂寒柯,遠望復何為。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詩的前四句寫了東園中草多而埋沒了松樹的美態,冬天來到,草衰(「殄」解滅絕)而松顯,高枝卓見,這是一自然景象。作者寫這景象,其中蘊含著對青松不畏嚴寒的贊美,當然深一層次,是對人不屈於現實,能秉持個人理想的頌讚。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清暉能娱人,游子憺(音「淡」)忘歸。出谷日尚早,入舟陽已微。林壑(音「確」)歛暝色,雲霞收夕霏。芰(音「其」)荷迭(音「秩」)映蔚,蒲稗(音「拜」)相因依。披拂趨南徑,愉悦偃(音「演」)東扉(音「非」)。 慮澹(音「淡」)物自輕,意愜(音「恰」)理無違。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簡說:
謝靈運(385-433),浙江會稽(今紹興)人,為陳郡謝氏士族。東晉名將謝玄之孫,小名「客」,人稱謝客。又以襲封康樂公,稱謝康公、謝康樂。著名山水詩人,主要創作活動在劉宋时代,是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者。
公元423年(宋景平元年)秋天,謝靈運托病辭去永嘉(治所在今浙江温州)太守職務,回到故鄉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的莊園裡。莊園規模宏大,包括南北二山,石壁精舍就是他在北山營立的一處書齋。
此詩乃謝靈運山水詩中的名篇,較為典型地體現了宋初诗風嬗變的某些特點。此詩在講究駢偶、刻意煉句,寫景盡態極妍,文辭追求新奇等方面,具有極為顯著的特色。
起首二句即對偶精工而又極為凝煉,從大處和虛處勾勒山光水色之秀美。山間從清晨的林霧籠罩,到日出之後霧散雲開,再到黄昏時暝色聚合,一天之内氣候冷暖多變。峰巒林泉、青山綠水在艷麗的紅日照耀下,五彩繽紛,絢爛多姿,使人目不暇接,賞心悦目。
「清暉」二句,用頂真手法承接,是詩人在特定情境中興會淋漓的真實感受。「娛人」,使人快樂;「憺」,安然貌。不說詩人留戀山水,樂而忘返,反說山水娛人,彷彿山水清暉也解人意,主動挽留詩人。「出谷」二句承上啟下:走出山谷時天色還早,及至進入船上,日光已經昏暗了。
以上六句為第一層,總寫一天遊石壁的觀感,是虛寫、略寫。「林壑」以下六句,则實寫、詳寫湖中晚景:傍晚,林巒山壑之中,夜幕漸漸收攏聚合,天空中飛雲流霞的餘氛,正迅速向天邊凝聚。湖水中,那田田荷葉,重重疊疊,碧綠的葉子抹上了一層夕陽的餘輝,又投下森森的陰影,明暗交錯,相互照映。那叢叢菖蒲,株株稗草,在船槳剪開的波光中摇曳蕩漾。这四句從林巒溝壑寫到天邊雲霞,從滿湖的芰荷寫到船邊的蒲稗,描繪出一幅天光湖色輝映的湖上晚歸圖,進一步渲染出清暉娛人、遊子憺然的意興。
「披拂」二句,寫其捨舟陸行,到家後輕鬆愉快地偃息東軒,而内心的愉悦和激動仍未平靜。
末尾四句總上兩層,寫遊後悟出的玄理。詩人領悟出:一個人只要思慮淡泊,那麼對於名利得失,窮達榮辱這類身外之物自然就看得輕了;只要自己心裡常常感到愜意滿足,就覺得心性不會違背宇宙萬物的至理常道,一切皆可順情適性,隨遇而安。詩人興奮之餘,把這番領悟得到的人生真諦,贈予那些講究養生(攝生)之道的人們,讓他們不妨試用這種道理去作推求探索。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音「艷」)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音「線」)。空裡流光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矣,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帘(音「簾」)中卷不去,搗(音「島」)衣砧(音「針」)上復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燕長飛光不渡,魚龍潛躍水成紋。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音「揭」)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簡說:
張若虛,生卒年不詳(約660 -720 ),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中宗神龍年間,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
張若虛流傳的詩作只有二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感人的離情別緒,和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悠揚婉轉,洗去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覺。
詩的題目: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深思的奇妙的藝術境界。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注入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於一體,盡情讚美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遊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表現為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從而彙集成為一種情、景、理的交融的意境。
詩中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等皆是描摹細膩、情景交融的佳句。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張說《蜀道後期》
客心爭日月,來往預期程。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
簡說:
張說(667-730),字道濟,唐河南洛陽人。官至中書令,封燕國公。
蜀道,指由陜西進出四川的道路,後期,是說落後預定的時間。原先約好同行的秋風,不肯慢下腳步等我,所以只好讓它先到洛陽城去了。
這是一首詩人自我調侃的短詩。詩人從四川要回洛陽,預計在秋天來臨時回到洛陽家中,可是旅途耽誤,回到洛陽時,已經入秋了。詩人筆鋒一轉,自我幽默一番:「不是我走得慢,而是秋風跑得太快,所以才沒有一起回到洛陽。」這麼兩句,便使詩的情趣躍然紙上,家人心中的憂慮與自己的旅途之苦也可化解了。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王維《觀獵》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雲平。
簡說:
王維(699-761),字摩詰,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王維少年時就工詩善畫,並通曉音樂,有較高的藝術素養。他的作品被稱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晚年奉佛,有詩佛之稱。
這首詩是寫作者觀看別人打獵時的所見所感。首句是寫射獵處四周的環境。此處用上角弓之鳴,主要是顯現周遭環境的空曠,使得角弓的聲音,特別突出。次句點出主角和地名。「草枯」二句,加強刻劃野外的蕭條和冷落。正因草枯,鷹眼視野特別曠闊;正因雪盡,馬蹄也特別輕快。
接著兩句用典。新豐是漢高祖徙豐民移居的城市。「細柳營」,漢代名將周亞夫駐兵的地方。周亞夫以軍令森嚴著稱,此處是說射獵的人回到了自己駐守的地方。
將軍獵罷歸去,很自然的回頭看看剛才追逐捕獵的地方。因為歡愉流逝得太快了,種種刺激與歡娛,也隨之埋沒在暮雲之中了。這是一種以平淡收結詩意的寫作方式。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王維《少年行》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
簡說:
《少年行》是王維的七絕組詩,共四首。本篇是其中的第一首,寫的是少年遊俠的高樓縱飲的生活場景,通過對日常生活的描寫顯示少年遊俠的精神風貌與豪邁氣概。
「新豐」兩句,分別寫了美酒和遊俠,前者說酒美價高,後者說遊俠年少豪爽。在前一句重筆寫酒的前提下,後一句只不過是輕筆一點,但少年遊俠的豪縱不覊、揮金如土的氣概表現得活靈活現。
接著一句「相逢意氣為君飲」,把前二者一下子連結在一起。「意氣」有重義疏財的俠義,也有豪縱不覊的氣質;有縱酒的輕狂,也有報國的情懷。這一句將看似毫不相干的句子融為一體。新豐的美酒再昂貴,都是要盡情的喝的。路逢知己,哪有不喝之理?不但要「為君飲」,還要痛快地飲,至於那坐騎就不要管他了,牢牢地拴在酒樓下的大柳樹上就行了。
在詩人的筆下,少年遊俠身上有著相當濃厚的浪漫氣息和理想化的色彩,真實而不給人以虛假的感覺。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李白《送友人》
青山橫北廓,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簡說:
李白(701-762),字太白。他的籍貫、祖先、家世、出生地,乃至種族都不能十分確定。一般認為他的祖籍在隴西成紀,先世移居中亞碎葉,李白就出生在這裡。
李白送別友人來到城外,只見青翠山巒橫亙城外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繞城東而過。此地一別,只餘下像蓬草般的孤身隨風飛轉,到萬里之外去了。天上白雲隨風飄浮,好像友人行蹤的不定;遠處夕陽徐徐而下,滿懷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和友人揮手告辭,座上馬兒臨別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李白《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音「撰」)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音「虐」)。主人何為言少錢,逕(音「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音「張」)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簡說:
李白的詩歌,一旦沾了酒,總是豪放、自然和真率,極能表現他的個性和天賦,《將進酒》便是這類作品中最有名的代表作。
詩歌一開端問了一些問題:你們沒看見嗎?黃河中浩蕩洪流從天上傾瀉下來,頭也不回的奔流到進入大海!你們沒看見嗎?高堂上的明鏡裡白髮使人多悲哀,早上還是柔黑的絲發黃昏就雪白!
接著,詩人寫出對人生的看法:人生只要稱心如意就該盡情歡悅,可別讓金盃子空對著朗朗的明月。老天賦予我才華就必然有其安排,千兩萬兩黃金耗用完了還會再來。為大家快樂且把整頭牛羊來烹宰,正應該一口氣不停杯喝它三百杯。
由於這是一勸酒歌,李白拉動了同席的老朋友。岑勳啊老夫子,丹丘啊好朋友,又將送上美酒,你們可別停口。讓我為你們唱一首歌曲,請你們側耳細聽,好好理解我的心意。豪門貴族的奢華生活值不得珍貴,我不願醒來只想在酒中永遠沉醉。自古以來聖賢人物都不被人理會,倒只有飲酒者留下了他們的名諱。陳王曹植當年在平樂觀大擺宴席,十千錢買一鬥酒任情的歡樂嬉戲。主人啊你為什麼說手上缺少銀錢,只管去把酒買來我和你對飲一盤。你那五花寶馬、千金皮裘,
叫你的童子快拿出去市上換美酒,我要與你一同來銷解這萬古憂愁!
這首詩中有許多地方帶著鮮明的李白獨有的思想和藝術特徵。李白借酒興鼓動詩情,把胸中全部鬱結的塊壘,淋漓盡致的宣洩到這首千古名作之中。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簡說:
古人以右為尊,故稱貶官為左遷。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
王昌齡是盛唐詩壇著名詩人,當時即名重一時,李白在聽到王被貶龍標後,寫了這首詩遠道寄給他,對他寄予深切的同情。
首句,楊花落盡了,子規鳥兒不住地在哀啼,這是寫一個暮春時節。作者在景中寓情,他選擇漂泊無定的楊花和泣血悲鳴的子規,是要表達其飄零之感、流離之恨。
詩人接著直敘其事:聽說你遭貶到龍標。「聞道」,點出了對王被貶的驚愕之情。「五溪」,當時被視為荒山惡水,這一句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見。
朋友被貶遠方,自己無能為力,只有將一腔同情與憂愁之心,託付給天上的明月,表明自己內心充滿愁悵與憂思,但無處申訴,唯有明月可鑒。詩人希望伴隨著友人一直到夜郎以西,而愁心就像一片月光,悄然照臨著友人,情意纏綿而深摯。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簡說:
這首詩的題目是說李白的好友孟浩然要去廣陵,也就是揚州,李白在黃鶴樓為他送行。
黃鶴樓是武漢的一處名勝,傳說仙人在這裡騎鶴上天,後代文人多有流連題詠。李孟二人大概一同遊覽黃鶴樓,並在這裡分別。黃鶴樓在揚州之西,所以說「西辭」,暗寓東行。
在煙霧迷濛、春花燦爛的三月時節,故人乘船東下去揚州。揚州是一「繁華似錦之地」,友人東去,作者也寄予無限美好的想像。
接著下來,故人揮一揮手走了,詩人站在黃鶴樓前,目送著他,只見一片孤帆的遠影,漸漸消失在碧水藍天處。
故人遠去,直到什麼都看不見,只有茫茫的長江在天邊奔流。詩人的情意正如滔滔不絕的流水,追隨友人而去。
李白這首送別詩有它特殊的情味,是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兩位風流灑脫的詩人的離別,特別是在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詩的情味是特別濃厚。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李白《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簡說:
李白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地是到楚國遊覽。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原野,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彷彿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
月夜俯視水中倒影,像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清曉仰望天空,朝雲在旭日映照下,幻化成海市蜃樓般的奇景。
故鄉之水戀戀不捨地送我遠行,懷著深情厚意,萬里送行舟。
這首詩充份表達了李白離開蜀地,無限留戀,依依難捨。愈寫景物的靈動,愈能顯出思鄉的情切。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李白《梁園吟》(節錄)
我浮黃河去京關,挂(音「掛」)席欲進波連山。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臺間。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卻憶蓬萊阮公詠,因吟綠水揚洪波。洪波浩蕩迷舊國,路遠西歸安可得?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如雪。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
簡說:
這首詩一名《梁苑醉酒歌》,寫於天寶三載(744)詩人游大梁(今河南開封一帶)和宋州(州治在今河南商丘)的時候。梁園,漢代梁孝王所建,李白是求仕不遇,離開長安後來到這一帶的。這首詩的成功之處,是把一個人生轉折的激越而複雜的感情,真切而又生動地抒發出來。
詩的第一段(由開首至「路遠西歸安可得」)抒發作者離開長安的抑鬱悲苦情懷。然而這種低沉迷惘的情緒,詩人不是直接敘述出來,而是融情於景,巧妙地結合景物的描繪,自然地流露出来。「挂席欲進波連山」,多麼使人憎厭的艱難行程;「天長水闊厭遠涉」,萬里長河直伸向縹緲無際的天邊。在這裡,情即是景,景即是情,情景相生,傳達出來的情緒含蓄而又强烈。
接着詩筆層遞而下,由浩蕩的黄河又引向迷茫不可見的長安舊國。「路遠遠西歸安可得」,一聲慨嘆,含著對理想破滅的無限惋惜。
從「人生」句開始為第二段。由感情方面說,詩人更加激昂,苦悶之極轉而為狂放。詩人以「達命」者自居,對不合理的人生遭遇採取藐視態度。登高樓,飲美酒,遣愁放懷,高視一切。奴子摇扇,暑熱成秋;玉盤鮮梅,吳鹽似雪,飲饌精美。對此可以開懷,不必像伯夷、叔齊那樣苦苦拘執於「高潔」。這裡「莫學」兩字,正可看出詩人理想破滅後極度悲憤的心情。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李白《江上吟》
木蘭之枻(音「泄」)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美酒尊(音「樽」)中置千斛(音「號」),載妓隨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台榭(音「謝」)空山丘。興酣(音「含」)落筆搖五嶽(音「岳」),詩成笑傲淩滄洲。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簡說:
詩題一作《江上遊》,大約是李白三四十歲客遊江夏時所作。這首詩以江上的遨遊起興,表現了詩人對庸俗、局促的現實的蔑視,對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開頭四句,展現出華麗的色彩。「木蘭之枻沙棠舟」,是用珍貴而神奇的木料製成的;「玉簫金管坐兩頭」,樂器的精美,可以想像吹奏的不同凡響。「美酒尊中置千斛」,足見酒量之富,酒興之豪。「載妓隨波任去留」,極寫遊樂的酣暢恣適。
中間四句兩聯,兩兩對比。「仙人」一聯承上,對江上泛舟行樂加以肯定贊揚;「屈平」一聯啟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歷史意義。「仙人有待乘黃鶴」,即使修成神仙,仍然還有所待,而我泛舟江上,「海客無心隨白鷗」,是已忘卻機巧之心。到了這種境界,人世間的功名富貴,榮辱窮通,就更不在話下了。「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形象地说明了:歷史上有文章者不朽之大業,而勢位終不可恃的這一層意思。
結尾四句,緊接「屈平」一聯盡情發揮。「興酣」二句承屈平辭賦說,同時也回應開頭的江上泛舟,活畫出詩人自己興會淋漓,搖筆賦詩時藐視一切的傲岸不羁的神態。「搖五嶽」,是筆力的雄健無敵;「凌滄洲」,是胸襟的高曠不群。最末「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承楚王台榭說,同時也把「笑傲」進一步具體化和形象化了。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李白《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音「缺」),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音「島」)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簡說:
本篇題下原有自注:「故人賈淳令余問之。」詩人和朋友賈淳月夜飲酒,值此良夕,皓月當空,清光朗照,二人有些醉意,於是「把酒問月」。
詩歌開端當頭一問,對於天地宇宙,無限時空,既有神往,又有驚訝。這樣的發問,與其說是追問青天宇宙之謎,毋寧說是以問起興,借題發揮。
皎潔的明月如同冉冉飛升的明鏡,朗照朱紅宮闕,景象異常壯麗。明月初為雲所遮蔽,繼而綠煙散盡,清輝煥發,光彩照人。
詩人繼而浮想聯翩,想到白兔在月宮中搗藥,從秋到春,日復一日,那孤單的嫦娥與誰為鄰呢?
今人不曾見過古時的月亮,而今人現在所看到的月,卻曾經照過古人。這幾句上承關於宇宙的遐想,繼之以人生哲理的探求。但願在高歌飲酒之時,月光能夠一直照著我們的酒杯。詩人藉問月、飲酒,抒發人生若夢、及時行樂的想法。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李白《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音「羞」)值萬錢。停杯投箸(音「柱」)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簡說:
詩歌起句欲抑先揚,極言宴席的華美。「斗十千」、「值萬錢」,對比「金樽」、「清酒」、「玉盤」、「珍羞」,詩人一反常態:「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透露出內心深沉的苦悶和迷惘。詩歌一連使用「停」、「投」、「拔」、「顧」四個動詞,生動刻畫詩人竭力從苦悶中掙扎出來的形象。接著從「茫然」引出行路難:「冰塞黃河」、「雪滿太行」,將抽象的概念化為具體可感的形象。
李詩往往哀而不傷。悲而能壯,他的思緒一下子飛到遙遠的上古,從呂尚、伊尹兩位聖賢的經歷中得到啟發:「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兩個典故表現了詩人心情的變化,也造成結構上的跌宕起伏。「行路難,行路難!」,這感情的反復詠歎,語氣急促,顯示同詩人內心的急切不安。前途渺茫,莫知所從,心情萬分沉重。但他很快從迷惘中清醒過來,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詩人最後是那麼滿懷信心,刻劃了生命之舟正乘風破浪揚帆遠航的輝煌圖景。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李白《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梯空佇(音「貯」)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簡說:
歷來把此詞和《憶秦娥》(詳後)冠名為李白作,但此兩詞之真偽,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按兩詞手法嫻熟,委婉流麗,即使晚唐五代時期亦不多見。若斷為李白所作,其時方為盛唐,詞尚處萌芽階段,何來如此絕妙好詞?所以還是以作者為佚名者較為客觀。
這是一首懷人詞,寫思婦盼望遠方行人久別不歸的心情。開頭兩句為遠景:高樓極目,平林秋山,橫亙天末,凝望之際,不覺日暮。「煙如織」是寫暮煙濃密,「傷心碧」是說山色轉深。這兩句全從登樓望遠的思婦眼中寫出,主觀色彩濃厚,而行人之遠與佇望之深,盡在其中。「暝色」兩句為近景,用一「入」字由遠而近,突出「有人樓上愁」的人物主體。
下片玉階佇立,仰見飛鳥,與上片登樓遠望俯瞰平楚,所見不同。「宿鳥歸飛急」意在反襯行人滯留他鄉,戀戀不返。末句計歸程以卜歸期。征途上無數長亭短亭,不只說明歸程遙遠,同時也說明歸期無望,正和過片「空佇立」之「空」字相呼應。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李白《憶秦娥》
簫聲咽(音「烟」),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音「霸」)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音「缺」)。
簡說:
這首詞傷今懷古,託興深遠。詞的開首以月下簫聲淒咽引起,可見繁華夢斷,不堪回首。其次三句,自月色以外,更添柳色和離別之情,將情景融為一體。
下片寫秋日黃昏,詞中主角登臨樂游原(今西安市東南),睹景物而傷懷,感時序而驚變。咸陽古道上車馬稀落,音信杳然,引領西望,能不慨然?「音塵絕」三字一再重疊,強調悲哀的沉重。末尾兩句「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王國維說它把登高者的意興寫絕了,「遂關千古登臨之口」(《人間詩話》)。
此詞意境,上片柔和,下片雄渾。詞人把柔美和壯美融於一體,在淒清、悲涼的氛圍中,展示出詩中主角的多情性格。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簡說: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詩人,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因為曾長居於長安城南少陵,所以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
這首詩按題目可知是杜甫在江南偶逢好友李龜年所寫的詠懷詩。李龜年是唐代著名的音樂家,曾受唐玄宗賞識,後流落江南。這首詩是說當年在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為岐王)宅裡,常常見到李氏的演出;在崔九(崔滌,當時擔任殿中監)堂前,也曾多次欣賞李的藝術。沒想到在這風景正好的江南,在落花時節中,能巧遇你這位老相熟。詩歌簡單直率,但卻表達了真摯的感情。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杜甫《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去郭軒楹(音「盈」)敞(音「廠」),無村眺望賒(音「些」)。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簡說:
《水檻遣心》二首,大約作於公元761年,此為第一首,詩人當時居住在自己一手經營的草堂,這首詩寫出了詩人離開塵囂的閒適心情。
首聯先寫草堂的環境:這兒離城郭很遠,庭園開闊寬敞,旁無村落,因而能夠極目遠眺。
中間四句緊接著寫眺望到的景色:詩人憑檻遠望,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蕩蕩,似乎和江岸齊平了,這是遠景。「幽樹晚多花」則寫近景:草堂四周鬱鬱蔥蔥的樹木,在春日的黃昏裡,盛開著姹紫嫣紅的花朵,散發出迷人的清香。魚兒在毛毛細雨中搖曳著身軀,噴吐著水泡兒,歡欣地游到水面來。燕子呢,輕柔的軀體,在微風的吹拂下,傾斜著掠過水濛濛的天空。這幾句充份體現了何謂「緣情體物」之工了。
尾聯呼應起首兩句。以「城中十萬戶」與「此地兩三家」對比,更顯得這兒非常閒適幽靜。這首詩句句寫景,句句有「遣心」之意。所描繪的雖是草堂的環境,但字裡行間卻含蘊著詩人優遊閒適的心情和對春到大自然的熱愛。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音「笑」)哀,渚(音「煮」)清沙白鳥飛迴。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長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音「老」)倒新停濁酒杯。
簡說:
此詩是杜甫大曆二年(767)秋在夔州時所寫,距他去世只有三年時間。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慷慨激昂,動人心弦。
詩的前半寫景,後半抒情。前四句寫登高見聞。詩人圍繞夔州的特定環境,用「風急」二字帶動全聯。秋日天高氣爽,這裡卻颯颯多風。詩人繼而由高處轉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點綴著迎風迴旋的鳥群。其中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天造地設,自然成對。
頷聯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特徵。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傳達了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慨。
前兩聯極寫秋景,直到頸聯,才點出一個「秋」字。「獨登臺」,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緊密地聯繫一起。「常作客」,指出了詩人飄泊無定的生涯,「百年」指暮年,「悲秋」兩字更沉痛,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生出無限悲愁之緒。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杜甫《秋興八首》(其四)
聞道長安似弈(音「亦」)棋,百年世事不勝(音「升」)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音「官」)異昔時。直北關山金鼓振,征西車馬羽書遲。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簡說:
《秋興》可以解釋為秋天的感懷。大曆元年(766),當時杜甫五十五歲。他離開成都,沿江東而下,滯留夔州。此時的杜甫,生活困苦,既擔憂時局,又知自己無力匡扶國運,於是便將暮年多病的苦況、關心國家命運的深情及對昔日長安生活的懷念,結合眼前的秋景,融鑄於詩作中,寫成這組悲壯蒼涼,意境深遠的《秋興八首》。
這裡所選的是第四首。首聯以「聞道」一詞總領全詩,表明雖流落江湖,但仍時刻關注國政時局。「弈棋」形象地表明政治中心長安多年來權力爭奪不休,局勢變化不定的混亂狀態。「百年世事」,既指長安一直就經歷了不少重大的政治鬥爭,直至最近更破於安祿山,再陷於吐蕃之手,真如下棋般的亂局。
第二聯寫國家內部的政局人事多變。「宅第皆新主」,權鬥產生不同的政治操控者,「文武衣冠」品類愈來愈雜,朝政愈來愈亂,這就是杜甫所感嘆的「異昔時」。
第三聯分寫外患嚴重,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回紇和吐蕃交互侵凌,「金鼓震」、「羽書馳」極言軍情緊張。朝廷北憂回紇、西患吐蕃,奔命不暇。這兩句詩,將當時外患造成的國家危局清楚畫出。
末聯二句,將思緒從遙遠的長安拉回眼前的夔州,點明自己身居秋江淒冷的巴蜀,心繫長安故園的本意。「魚龍寂寞」,暗指己身像魚龍之類在秋季後蟄伏水底,「平居」是平昔所居。「有所思」則是全詩的主旨所在。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杜甫《春夜喜雨 》(節錄)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簡說:
這是杜甫詩歌的節錄,全詩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這是唐詩中歷來很受人推崇的描寫春夜雨景的名作。節錄的兩句是說:天亮時去那紅濕處看看,錦城的鮮花到處應是沉甸甸的。
我們可以推想,作者心中的「好雨」是這樣的雨:它知道什麼時候來最好,能在萬物渴求的春天應急而來。它有心來無聲無息的,細細的滋潤萬物,惠澤大地生靈。作者這樣明顯的用擬人手法來深情的描寫他心中的「好雨」時,很多人都可能要生出疑問:他到底是在讚美這種「好人」似的好雨呢,還是在讚美這種「好雨」似的好人呢?
但無疑作者當時心中是充滿喜悅的。所以在歡喜之餘,作者浮想聯翩,盼著天亮之後,一定要去錦官城中看看那些因為沐浴了「好雨」而滋潤飽滿的花兒,想像是一朵朵紅艷艷、沉甸甸的,一派嬌嫩自在、懶洋洋的可愛神態! 這樣就把思想和現實恰當地貫串起來了。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音「嫖」)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簡說:
韋應物(737-792),是唐朝代宗大曆年間有名的詩人。他的詩以寫田園風物著稱,是繼陶淵明、二謝和王維、孟浩然之後的又一個田園詩名家。
這首寄贈詩,是透露對山中道士的懷念之情。首句的「冷」,既包括郡齋,也包括人心。道士在山中苦煉修行,或許正在山澗底捆綁柴荊,回到家裡點火熬煮充饑。想送一瓢酒去,好讓老友在風雨的夜中,得以安慰,但又怕落葉滿山,尋不到他。
詩歌語言平淡無奇,但感情跳脫反復,形象自然而鮮明。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韓愈《聽穎師彈琴》
昵(音「尼」)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颺(音「揚」)。喧啾(音「周」)百鳥群,忽見孤鳳凰。躋(音「擠」)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嗟餘有兩耳,未省(音「醒」)聽絲篁(音「皇」)。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推手遽(音「據」)止之,濕衣淚滂滂。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簡說:
韓愈(768-824),字退之,出生於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祖籍郡望昌黎郡,自稱昌黎韓愈,世稱韓昌黎。卒諡文,世稱韓文公。唐代文學家,與柳宗元是當時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合稱「韓柳」。
韓愈《聽穎師彈琴》是唐代描寫音樂的著名詩篇,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被並稱為描寫音樂的「三絕」。韓愈在這首詩歌中充分運用了形象思維手法,將抽象無形的音樂感受形象化、具體化,賦予音色、旋律、節奏等以鮮明的形象和色彩,成功描寫了傾聽音樂時變化動蕩的心理感受。
全詩從演奏的開始著筆,到琴聲的終止完篇。詩人首先用多種手法刻畫音樂的形象:時而像互吐情愛的兒女昵昵細語,時而像策勵勇士衝鋒陷陣的豪邁雄壯,時而輕逸得像空中的白雲柳絮,時而又喧騰得像林中百鳥朝見鳳凰,時而像攀登千仞陡峰,時而又像落進深潭萬丈。詩人又寫了音樂的效果:自己當時坐立不安、淚雨滂沱和冰炭塞腸的深刻感受,說明音樂的感人力量。形象的刻畫為效果提供根據,而效果的描寫又反證形象刻畫的真實可信,二者各盡其妙,交互為用,相得益彰。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韓愈《進學解》(節錄)
夫大木為杗(音「亡」),細木為桷(音「角」)。欂(音「薄」)櫨(音「盧」)侏儒,椳(音「偎」)闑(音「熱」)扂(音「店」)楔(音「薛」),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音「扎」)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音「搜」)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登明選公,雜進巧拙,紆(音「于」)餘為妍,卓犖(音「落」)為傑,校(音「較」)短量長,惟器是適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軻(音「柯」)好辯,孔道
簡說:
這是《進學解》第三段的一小節,申論韓愈的進學主張。作者用木匠取材建屋、醫生施藥治病為喻,說明工匠使不同材料(粗木料做房樑,細木料當椽子,另外還有壁柱、斗拱、梁上短柱、門樞、門橛、門閂和門兩旁的木頭),做到物盡其用。醫師收集不同的藥物(地榆、朱砂、天麻、龍芝、車前草、馬勃、破朽的鼓皮),用它們治療不同的疾病,做到藥施其宜。宰相用人治國,賢明公正的人當然得選用,能力較次者便不應濫竽充數。此外,還要審度人的不同才具,把他們放在適當的崗位上。韓愈再舉出孟子、荀子的不幸遭遇來襯托自己……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柳宗元《漁翁》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音「吸」)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音「藹」)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簡說: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東郡(今山西省永濟市)人,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韓愈同為古文運動的領導者。
這首詩是說:漁翁晚上靠著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為柴做飯。太陽出來雲霧散盡,不見人影,搖擼的聲音從碧綠的山水中傳出。回頭望去漁舟已在天邊向下漂流,山上的白雲正在隨意飄浮,相互追逐。
本詩作於永州,永州是作者被貶逐的地方。作者於寄情山水的同時,抒寫政治失意的孤憤。詩中的西巖即指西山,作者在山青水綠之中自遣自歌。獨來獨往的漁翁,確是含有幾分作者自況的意味,所以詩句表面看似寫漁翁,實際是寫詩人自己。詩人通過對漁翁生活的描繪,抒發了自己孤高的品格及對閒適生活的嚮往。全詩生動真切、情景相融、意味深長,而且富有奇趣。而奇趣二字正可概括全詩主要的藝術特色。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李賀《南園》其六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簡說:
李賀(790-816),字長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陽)人,是著名的唐朝詩人,被稱為「詩鬼」。
「尋章摘句老雕蟲」指花心力於撰作之書生,從事雕蟲之末技(古稱雕蟲篆刻,壯夫不為)。尋章摘句,無分朝暮,當曉月入簾的時候,猶用心不歇,可說勤力了。無奈邊場之上,不尚文詞,即有宋玉(楚國詩人)之才,能賦悲秋,亦無處用之。這是書生之傷落拓情懷的描述。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竹塢(音「許」)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音「條」)遞隔重(音「從」)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簡說:
李商隱(812-858),字義山,自號玉谿生,唐朝懷州河內人。
崔雍和崔袞,是崔戎的兩個兒子,李商隱的從表兄弟。崔戎對李商隱不僅有親戚之情,還有知遇之恩。李商隱和崔雍和崔袞也是情深義重。這首詩作於崔戎死後不久,詩人離開崔家,旅宿駱姓人家的園亭裡,寂寥中懷念起兩位表兄弟,寫下了這首詩。
「塢」是四面高中間低的山地,「水檻」指臨水而建有欄桿的亭軒。置身其間,翠竹環抱,纖塵不染,一池清水,靜澄照影。但這與崔氏所居之地,路途遙遠,中間雖隔著萬千高城,但仍感到情意綿綿。
時已深秋,天空一片陰霾,遲遲不肯散去。詩人於孤旅相思中.看到陰沉迷蒙的天色,心緒極為黯淡。水面的荷花雖已零落,尚還有幾莖枯枝。天下起了雨,淅瀝之聲打在枯荷之上。錯落有致的聲韻,似乎讓詩人略慰情思,稍解寂寥之苦。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李商隱《花下醉》
尋芳不覺醉流霞,依樹沈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
簡說:
這是一首抒寫對花的陶醉流連心情的小詩。
首句從「尋」到「醉」的過程,寫愛花的殷切心情。他獨自去「尋芳」,深深為花之美豔所吸引,稱賞之餘,竟不知不覺地「醉」了。流霞,是神話傳說中一種仙酒,這裏用「醉流霞」,含義雙關,既指為甘美的酒所醉,又暗喻為豔麗的花所醉。
次句進一步寫「醉」字。因迷花醉酒而不覺倚樹,由倚樹而不覺沉眠,由沉眠而不覺日已西斜。整個身心都為花的馥郁所包圍浸染,連夢也帶著花的醉人芳香。
三、四兩句忽又轉出新境:在倚樹沉眠中,時間不知不覺到了深夜,客人已經散去,酒也已經醒了,四周是一片夜的朦朧與沉寂。對一個愛花迷花的詩人來說,這樣一種環境氣氛,更激起賞花的意趣。酒闌客散,正可靜中細賞,深夜之後,才能看到人所未見的情態。詩人就在持燭賞殘花的過程中得到了新的也是最後的陶醉。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李商隱《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花鬚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新灘莫悟游人意,更作風簷夜雨聲。
簡說: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踏青時節的所傷所感。二月二日這天,是蜀中踏青節,江邊人來人往,到處都是歡歌笑語。和煦的東風,溫暖的春日,散發著春天的氣息,就是那笙聲也帶著春回大地的暖意。
春天來了,花朵吐出花蕊,細長如鬚;柳樹長出嫩葉,細小如眼。紫色的蝴蝶和黃色的蜜蜂在花柳之間追逐穿梭,春情綿綿。這兩句是春天生命與活力的標誌,更顯春天色彩的絢麗。
在萬里之外,思憶著回到家鄉的元亮井旁,和三年以來一直在柳營的任事。
這兩句用典自然,隨手拈來,一點也不顯得艱深和刻意。這兩句是借「元亮井」和「亞夫營」點明自己客居他鄉、萬里思歸的情懷。
江邊踏春,碧波蕩漾,一般的游春者看見春江水漲,聽到流水淙淙,自然是歡暢的。可是思歸不得的天涯覊客,反倒責怪新灘流水不能理解自己心意。那水流聲不單止不悅耳,反而不斷撩動自己的覊愁,就像午夜簷間的風雨淒淒之聲。這暗示出詩人常常愁思滿腹、夜不成寐,已經慣聽風聲夜雨了。
李商隱抒寫身世之悲的詩篇,往往以深沉凝重的筆調、綺麗精工的語言,著意渲染出一種迷蒙悲淒的環境氣氛。這首寫來別具一格,以春色襯托覊旅之愁,以樂境寫哀思,以輕快筆調抒寫抑鬱的情懷,以清空的語言表現宛轉曲折的情思,收到相反相成的藝術效果。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溫庭筠《碧澗驛曉思》
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
簡說:
溫庭筠(812-870),又名歧,字飛卿,太原祁縣(在山西)人。晚唐著名詩人、花間派詞人,詞風濃綺豔麗。當時與李商隱、段成式文筆齊名,號稱「三十六體」。
「碧澗驛」在哪裡,已無可考。「曉思」,是臨近天明時的思考。這首詩原作是「香燈」,不是「孤燈」。詩歌寫作者客居楚國,這地方和作者的故鄉比,已有天涯之遠。在一個枯寂的破曉時分,燈還未盡,夢還繾綣,伴隨子規(一種雀鳥)歇於月色朦朧境況下,園庭種滿山杏花,襯托作者的遊子情懷。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柳永《蝶戀花》
佇(音「貯」)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音「暗」)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簡說:
柳永(987?-1053?),最初名叫三變,字景莊,後來改叫柳永,字耆卿。曾做過屯田員外郎,人稱柳屯田;兄弟排行第七,人稱柳七。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詞人把飄泊異鄉的落拓感受,和懷戀意中人的纏綿情思結合起來寫,借景抒情,感情真摯。
他首先說登樓引起了「春愁」:他一個人悠久地佇立高樓之上,向遠處眺望。「風細細」為這幅剪影添加了一點背景。「望極」二句,極目天涯,一種黯然魂銷的「春愁」油然而生。詞人只說「生天際」,可見是天際的景物觸動了他的愁懷。甚麼景物?從下一句「草色煙光」來看,是春草,柳永借用春草來表現自己春愁的無限。
「草色」二句,前一句用景物描寫點明時間,聯繫首句「佇倚」二字。他久久站立在樓頭眺望,時間已近黃昏,還不忍離去。本來所見是一種極為淒美的景象,但加上「殘照」二字,便帶上了一層感傷的色彩。「無言」句,因為沒有人理解他登高遠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無言。
作者深深體會到「春愁」的深沈,但單靠自身的力量是難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助於酒:借酒澆愁。詞人說得很清楚,目的是要「圖一醉」,並不是認為飲酒真有什麽樂趣。為了追求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而且不僅要痛飲,還要「對酒當歌」,借放聲高歌來抒發愁懷。但「強樂還無味」,他失敗了,這正說明「春愁」的纏綿執著,是解脫不了、排遣不去的。
到了最後,他感到「衣帶漸寬終不悔」,心甘情願為「春愁」所折磨,即使漸漸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覺是值得,也決不後悔的。
其實詞人的所謂「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作者為相思所困,但卻遲遲不肯說破,只是從字裡行間透露消息,如此撲朔迷離,千回百折,直到最後一句,才把詞人的真意表露出來,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范仲淹《漁家傲》
塞(音「菜」)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音「障」)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音「烟」)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音「未」),將軍白髮征夫淚。
簡說:
范仲淹(989- 1052),字希文,和包拯同朝,為北宋名臣,吳縣(今屬江蘇)人。
范仲淹守邊時,作《漁家傲》歌數闋,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述邊鎮的勞苦,現僅存這一首。
詞的起句點明了延州的所在區域。延州為西北邊地,是防止西夏進攻的軍事重鎮,故稱「塞下」。「秋來」點明季節;「風景異」,概括地寫出了延州秋季和內地不相同的風光。「衡陽雁去無留意」,雁是候鳥,每逢秋季,北方的雁飛向南方避寒。「無留意」是說這裡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奮飛,毫無留戀之意。這反映了這個地區到了秋天,寒風蕭瑟,滿目荒涼。「四面邊聲連角起」,指一切帶有邊地特色的聲響,隨著軍中的號角聲而起,形成了濃厚的悲涼氣氛。「長煙落日」,寫出了塞外的壯闊風光;「孤城閉」三字,把所見所聞的現象連綴起來,展現在人們眼前的一幅充滿肅殺的戰地風光畫面。
下片起句是詞人自抒懷抱之詞。他身負防守危城的重任,日子久遠,難免起鄉關之思。一杯濁酒,銷不了濃重的鄉愁,而鄉愁皆因「燕然未勒歸無計」而產生。詞意是說,戰爭沒有取得勝利,還鄉之計無從談起,然而要取得勝利,談何容易?「羌管悠悠霜滿地」,寫深夜裡傳來了抑揚的羌笛聲,大地鋪滿秋霜,耳聞目睹盡皆給人以淒清、悲涼之感。「人不寐」,表明自己徹夜未眠,徘徊於庭中。「將軍白髮征夫淚」,由自己而及征夫,總收全詞。
這首邊塞詞既表現將軍的英雄氣概,又刻劃征夫的艱苦生活,暗寓對宋王朝重內輕外政策的不滿。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晏殊《蝶戀花》
檻(音「濫」)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音「暗」)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音「煎」)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簡說:
晏殊(991-1055),字同叔,臨川(今屬江西)人。宋仁宗時官至同平章事兼樞密使,范仲淹、韓琦、歐陽修等名臣皆出其門下。卒諡元獻。
此詞用疏淡的筆墨、溫婉的格調、謹嚴的章法,表達作者的暮秋懷人之情。上片由苑中景物起筆。「檻菊」句寫出一亦真亦幻、幽極淒絕的境況,正為對照作者的悲涼迷離而又孤寂的心態。「羅幕」二句將筆觸由苑中帶回室內。「輕寒」是作者身和心之所感,「燕子又飛去」,不僅點出季節特徵,又用以襯托人之孤棲。「明月」二句引出明月作進一步的烘托和映襯。作者嗔怪「明月不諳離恨苦」,是說月已圓而人未圓,作者對那皓潔的月光羨極生妒、是用曲筆抒寫落寞情懷。
下片寫登樓望遠。「昨夜西風」句,使原有的慘淡、淒迷氣氛又增添了幾分蕭瑟和凜冽。西風凜冽,碧樹盡凋,野外格外空曠,作者才能騁目遠眺。「獨上西樓」,正面點出「獨」字,與上片的「雙飛」遙相照應。「望盡」,既表明眺望之遠,也見出凝眸之久,從時空兩方面拓展了詞境。但「望盡天涯路」,不見天涯人,那就只有憑書寄意了。 「欲寄彩箋」二句,「彩箋」與「尺素」都指代書信,二詞重疊使用,表示寄書意願之熱切。「山長」句以無可奈何的悵問作結,給人情恨悠悠之感。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宋祁《玉樓春》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音「谷」)皺(音「奏」)波紋迎客棹(音「驟」)。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簡說: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宋代史學家、文學家。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官至兵部尚書,因其《玉樓春》詞有「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名句,人稱「紅杏尚書」。
詞的上片,作者寫東城外面的景色,愈來愈美。湖面上綿紗一樣的波浪,負載著遊船,承載著遊客的歡樂。綠楊翠柳,茂密如煙,春深了,只有早上,尚餘輕寒。紅杏枝頭,蜂飛蝶舞,春意盎然。
下片感嘆:人生的歡樂是多麼少啊,他願拿千金換取一笑。其實作者看得很透徹,錢財乃身外之物,死時不能帶走,只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伴人終生。所以作者注重當下的感受:他端起斟滿的酒杯,邀請夕陽,勸夕陽同乾一杯,希望金色的晚照,能夠在美麗的花叢中多停留一會兒。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歐陽修《夢中作》
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
簡說: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廬陵(今屬江西)人。北宋仁宗時繼包拯接任開封府尹,文學上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卒諡文忠。
這首題為《夢中作》,可以看到它的寫作旨趣。內容是說夜風帶來陣陣涼意,月映千山,遠處傳來笛聲,環境更顯悲涼。雖然百花就在週遭,但眼前的道路幽深,可能不自覺的迷途於百花之中。「棋罷」句用了晉代王質觀棋的典故,說明了時光飛逝,世情的難以掌握。在這飲宴過半,即將結束之時,惆悵的情緒讓遊子充滿了思鄉的情懷。
這首詩充份利用寫景和敘事去抒發內心鬱結的思緒。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茅檐(音「簷」)常掃淨無苔,花木成畦(音「攜」)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音「達」)送青來。
簡說: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撫州臨川(今江西省臨川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
這是一首題壁詩,是詩人題給他在金陵紫金山居住的鄰居湖陰先生的。
詩的首句「茅檐常掃淨無苔」,說明茅檐下的地面打掃得潔淨無苔。「花木成蹊手自栽」,告訴我們那些成行成列的花木,都是主人親手栽種的。「一水護田將綠繞」,介紹所居的大環境,既有一彎綠水圍繞著田園,也起了保護田園的作用。末句「兩山排闥送青來」將筆觸拉回住屋中:只要打開門窗,即可見到兩座青山的翠綠,迎面撲來,這是一種扣人心弦的氣勢。
既然是一首題壁詩,詩人藉由對環境的描寫,不著痕跡的把主人超塵脫俗的生活態度介紹出來。可以想見,湖陰先生是一位注重整潔、喜愛花木、受人敬重、樂山樂水的仁人志士,品格得到王安石的充份肯定。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蘇軾《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節錄)
誰似濮(音「僕」)陽公子賢,飲酒食肉自得仙。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學得忘家禪。門前罷亞十頃田,清溪繞屋花連天。
簡說: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俱有文名,號為「三蘇」。
這首詩是送給蘇軾的朋友陳季常的。蘇軾被貶到黃州時,各方好友喜歡聚集在好客的陳家中,談天說地直到天亮。但陳季常的妻子柳氏個性凶悍善妒,不喜歡他們這樣通宵達旦地玩樂,常在大家聊得興高采烈的時候,在隔壁房裡像獅子怒吼般大叫,嚇得陳季常直發抖,連手裡拿的枴杖也掉落地上。
蘇軾寫這首詩是開開好友的玩笑。這裡是節錄,沒有了河東獅吼的故事,只寫陳季常的為人、性格和修養,旁及他門前的景物。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蘇軾《江城子》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音「渠」),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音「聘」)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歛雲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簡說:
據詞題「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可知這是蘇軾與當是已八十餘歲的有名詞人張先同遊西湖時聞有人彈箏而作。
這首詞很富於情趣。作者緊扣「聞彈箏」這一詞題,從多方面描寫彈箏人的美好與動人的音樂。詞把彈箏人置於雨後初晴、晚霞明麗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與自然景色、樂音與山水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詞的首三句寫山色湖光,是作為人物的背景畫面。「一朵芙蕖」兩句緊接其後,既寫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彈箏的美人。接著從白鷺似也有意傾慕來烘托彈箏人的美麗。
詞的下片重點寫音樂。分幾個層次:第一層是從樂曲總的旋律來寫,故曰「哀箏」;第二層則從樂曲傳達的感情來寫,故言「苦含情」;第三層「遣誰聽」,是說樂曲哀傷,誰能忍聽,是從聽者的角度來寫;第四層,進一步渲染樂曲的哀傷,使大自然為之感動,煙靄為之斂容,雲彩為之收色;最後再總括一句,哀傷的樂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傾訴自己的哀傷。詞的最後,承「依約」一句正待寫人,但卻寫彈箏人已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立湖邊,彷彿那哀怨的樂曲仍然蕩漾在山間水際。這種寫法,留給人們以豐富的聯想。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蘇軾《水調歌頭》(節錄)
落日繡簾捲,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音「畸」)枕江南煙雨,渺渺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音「牽」)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台公子,未解莊生天籟(音「賴」)
簡說:
這首詞作者自注「快哉亭作」,作於東坡貶居黃州的第四年,是蘇軾豪放詞 的代表作之一。
上片前四句以實筆寫景,由遠及近,描繪亭下江水與碧空相接、遠處夕陽與亭台相映的優美景象,展現出一片空闊無際的境界。「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兩句,交代新亭的創建,點明亭主和自己的密切關係。寫亭台窗戶塗抹上青紅兩色,說明色彩猶新。「濕」字形容油漆未乾,頗為傳神。
後四句寫平山堂,實際是以虛筆寫快哉亭,二者風光一致,當中表達了對歐陽修的思念,使亭子更見親切。
過片五句,再次回到眼前景物:江面由靜謐安閒到忽然波瀾洶湧,作者的視角也由千頃碧水聚焦於掀舞其中的漁翁。
全詞通過描繪快哉亭周圍壯闊的山光水色,抒發作者曠達豪邁的處世精神。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周邦彥《玉樓春》
桃溪不作從(音「鬆」)容住,秋藕(音「偶」)絕來無續處。當時相候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 煙中別岫(音「袖」)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人如風後入江雲,情似雨餘黏地絮。
簡說:
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
這首詞是懷念舊歡女子之作。首二句桃溪是舊遊之地,秋藕絕,無續處,大概是追悔與舊歡輕別。赤闌橋、黃葉路,是今昔不同的兩個地方,寫出來的句子是由今追昔,反映無限悵惘之情。今日眼中所見,煙中別岫、雁背夕陽,都是遼闊杳遠之景,作者借如此物象表達內心的空虛寂寞。最後兩句,一寫伊人如「風後入江雲」一去無踪,一寫自己如「雨餘黏地絮」般舊情執著,比喻形象鮮明,具情景交融特色。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樓記洛中舊遊)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睛。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簡說: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齊,洛陽人。
這是一首撫今追昔、傷時感世之作。詞題「憶洛中舊遊」,上片便展現當年與「豪英」豪酣歡樂的生活畫面。「長溝流月」三句刻畫歡會的環境,著力突現其靜謐與幽美。
下片折回現實,對靖康之難所造成的舊交零落、盛會難再的局面深致慨歎。個人身世的感傷,加上國土淪喪、時局危殆,令人格外憂憤。「閒登小閣看新晴」句看似盪開筆墨,實則是撫今追昔,抒寫月色雖好而歡會已矣的傷感之情。「古今」二句寫古往今來多少興亡事,盡付漁唱樵歌,這是一種對現實無奈的感情的抒發,蘊含著深廣的歷史感慨。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曹勛《飲馬歌》
邊頭春來到,雪滿交河道。暮沙明殘照,塞烽雲間小。斷鴻悲,隴(音「壟」)月低。淚溼(音「濕」)征衣悄,歲華老。
簡說:
曹勛(1098-1174),字功顯,陽翟(今屬河南)人,宋詞人。
本篇是以邊塞生活為題材的詞作。據曹勛在詞序中言:「此腔自虜中傳至邊,飲牛馬即橫笛吹之,不鼓不拍,聲甚淒斷。聞兀朮每遇對陣之際吹此,則鏖戰無還期也。」
篇中「雪滿交河」、「暮沙殘照」、 烽煙、斷鴻、隴月等,都是邊塞常見景物,用來襯托連年征戰,歲華易老的境況,可說極為配襯。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姜夔《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其一
細草穿沙雪半銷,吳宮煙冷水迢(音「條」)迢。梅花竹裡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簡說:
姜夔(1155?-1221?),字堯章,別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縣)人。南宋詞人。
姜夔終生不仕,以清客身份居范成大石湖別墅。《除夜自石湖歸苕溪》詩十首,即為其歸家途中所寫。苕溪,在浙江吳興。此為組詩第一首。詩歌開篇寫景:在冬盡春來之時,細草萌芽,穿過半溶雪地而出,一片生機。「吳宮煙冷」,只用典故點染其淒冷境況。在一片種滿梅花、修竹的寂靜無人之地,只伴著香氣,和作者一齊渡過石橋。姜夔詩少纖巧之痕,詩風清妙秀遠,這些詩句大可代表其主要風格。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姜夔《湖上寓居雜咏》(節錄)
平生最識江湖味,聽得秋聲憶故鄉。
簡說:
姜夔一生沒有為官,大部份時間是依靠名仕接濟而活。他寫的詩詞多是人生況味的反映,尤其滲透了濃厚的思鄉意識。這首《湖上寓居雜咏》也不例外,全詩是:「荷葉披披一浦涼,青蘆奕奕夜吟商。平生最識江湖味,聽得秋聲憶故鄉。」
詩的最後兩句,是因長期飄泊而產生的思念家鄉的情緒。「江湖」,泛指一生人四處為家的生活境況。「平生最識」,是感到太無奈了。「秋聲」在這裡沒有定指,凡是大自然的聲響,舉凡蟲鳴、樹葉被風吹動互相磨擦之聲,以至平凡人家裁衣剪布以製秋衣等聲音都可包括其中。「聽得秋聲」,久別離家的情懷又如何能用文字來充份表述呢?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姜夔《湖上寓居雜咏 》(其四)
處處虛堂望眼寬,荷花荷葉過闌干。遊人去後無歌鼓,白水青山生晚寒。苑牆曲曲柳冥冥,人靜山空見一燈。荷葉似雲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
簡說:
這是組詩的第四首。這詩以景帶情,先寫在處處虛堂的境況中,看到一片荷田,滿眼是荷花荷葉。這裡沒有白天遊人遊賞的熱鬧情景,相反時間到了入暮,白的水,青的山,寂寂的環境生出寒意。詩歌善於用景物襯托,前面寫荷,及後寫柳寫山。但「冥冥」的柳,「空」的山,配合著靜靜的人,一片寥落蕭索,油然而生。在這晚寒景緻中,作者不是躱在屋中,而是襯托在荷花香氣之中,乘著小船,搖曳著前進到他的目的地(西陵) 。
姜夔作品,以清空灑脫著名,從這首詩的取景及抒情方式來看,的確看出了別樹一格的詩風。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文天祥《正氣歌》(節錄)
風檐(音「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簡說:
文天祥(1236—1283),初名雲孫,字天祥,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抗蒙名將。當時南宋處境危急,公元1278年夏,文天祥得知南宋行朝移駐崖山,為擺脫艱難處境,請求率軍前往,與南宋行朝會合。文天祥在五坡嶺兵敗被俘。他在《過零丁洋詩》寫過傳誦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亡,文天祥仍堅守初志,及後被關押在獄,獄中作《正氣歌》,引述古人抗暴事跡以明己志。「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是《正氣歌》最末二句,直譯出來就是:古人雖已遠去,但其模範事跡永留人間。在涼風颯颯的屋檐下翻閱古聖賢書,前哲的道義風範,如在眼前,光芒映照著我的顏面。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楊慎《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音「潮」)江渚(音「煮」)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簡說:
楊慎(1488-1559),明代文學家。字用修,號升庵。新都(今屬四川)人。楊慎對文、詞、賦、散曲、雜劇、彈詞,都有涉獵。他的詞和散曲,寫得清新綺麗。
《臨江仙》是其《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此詞現在是著名小說《三國演義》的卷首語,但把此詞放在《三國演義》卷首的不是羅貫中,而是清朝的毛宗崗。
詞的大意是說:在歲月的洪流中,人物或是朝代的興替,即使有的被認為豐功偉業,有的被認為失意或敗局,但到頭來都是一場空,只有青山始終屹立不倒,像是經過了多次夕陽的光芒輝映,夕陽會消逝,但時光不停留。倒不如像平凡的漁夫樵客在江邊相遇,把酒言歡,古今都不過是閒談的話題罷了。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王士禛《雨中渡故關》
危棧飛流萬仞(音「刄」)山,戍(音「恕」)樓遙指暮雲間。西風忽送瀟瀟雨,滿路槐(音「懷」)花出故關。
簡說:
王士禛(1634-1711),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山東新城(今桓台)人,清朝順治時進士。他論詩本司空圖、嚴羽之說,鼓吹妙悟,創神韻一派。這種詩境,寓之於自然小景,製造動人畫意,寄託個人感情,形成蘊藉不盡的詩歌韻味。
這首《雨中渡故關》,用萬仞山上的棧道、暮雲之下的戍樓作襯托,寫出一片關外肅殺之景。西風送雨,滿路槐花,詩人寥落出關的寂寞情懷躍然紙上。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王士禛《江上》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白波。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簡說:
這首詩寫江上之景。吳頭楚尾,寫地域,當時置身於吳、楚之間的江上,深秋時節,薄霧雨中,江面為之暗白。作者趁晚渡江,配襯週遭滿林黃葉,歸雁雲集,內心之悽然,大致可以領略得到。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楊潮觀《吟風閣雜劇》卷首
百年事,千秋筆,兒女淚,英雄血。數蒼茫世代,斷殘碑碣(音「揭」)。今古難磨真面目,江山不盡閑風月。有晨鐘暮鼓送君邊,聽清切。
簡說:
楊潮觀(1710-1788),字宏度,號笠湖,江蘇常州金匱(今無錫)人。乾隆時代的著名劇作家。
《吟風閣雜劇》是清朝一齣著名的雜劇,這裡所選的是劇的卷首的兩首題詞其中之一。這是一首充滿懷古意識的作品。前四句寫古往今來,不少英雄兒女,但最後不過湮滅無聞,只留下斷殘碑碣,連姓名也不能知曉。真正不會磨滅的是江山風月,世人不知自己渺小,生前競逐榮華名利,到頭來還不是一切皆空?不如及早醒覺,就正如晨鐘暮鼓,早晚傳到耳邊,讓大家聽個清切罷了。全首作品充滿一種悲涼而蕭瑟的情味。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
魯迅《自嘲》(節錄)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音「儒」)子牛。
簡說:
魯迅(1881-1936)本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現代文學重要作家,以雜文
和短篇小說著名。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自嘲》詩裡的名句。全詩是: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橫眉」,怒目而視的樣子,表示憤恨和輕蔑。「冷對」,冷淡對待。這兩句詩長期以來權威性的解釋是:「孺子」指人民,「千夫」指敵人。形容對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心像牛一樣俯首聽命。
也有學者認為詩中的「千夫」是指當年為數甚夥的和魯迅對立的人,不能說都是敵人,但也不可說都不是敵人。魯迅「橫眉冷對」的主要就是這些人的無理責備和指斥。
這兩句後來常被引用為堅持己見,不因群眾壓力而低頭的生活哲學。
鄭楚雄 Cheng Chor Hung 詩 詞